物联网大数据存储系统:视角与挑战
1. 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IoT)是指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智能手机、标签、射频识别(RFID)等将我们周围的不同物体相互连接的概念。这些物体相互交互,以根据人类需求实现共同目标,从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QoL)。物联网的应用包括智慧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系统、智能教育、智能建筑、智能农业等。据Gartner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个这样相互连接的物联网对象。预计物联网中异构连接的物体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数据。此外,许多使用数据分析的物联网应用也得到了开发,这些应用通过基于从物联网传感器收集的大量数据的认知决策机制,实现实时控制和优化。而且,这些数据具有诸如准确性和速度等复杂属性。
2. 物联网中的数据处理
2.1 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处理包括收集和操作数据,并将其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一般来说,它是一个包含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基本阶段的循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输入阶段 :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为机器可读的形式。
2. 处理阶段 :使用不同的数据操作技术,如分类、排序和计算,将数据转换为有意义的信息。
3. 输出阶段 :将处理后的数据作为有意义的信息呈现给最终用户。
2.2 物联网数据特点及考虑因素
物联网或传感器数据的性质是连续的数据流,且数据连续更新的时间间隔非常小,通常为分钟、秒甚至毫秒。所产生的数据提供有关系统的信息,例如温度、压力、流量、心率等。物联网中的数据处理引入了一些新的考虑因素,例如: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