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建模(AM):理念、原则、实践与模型解析
1. 敏捷建模(AM)概述
敏捷建模(Agile Modeling,AM)是一套由原则和价值观指导的实践集合,供软件专业人员日常使用。它并非规定性流程,不定义创建特定类型模型的详细步骤,而是提供成为高效建模者的建议,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
1.1 相关角色定义
- 敏捷建模者 :遵循 AM 方法,依据其原则和价值观应用 AM 实践进行建模的人员。
- 敏捷开发者 :采用敏捷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的人员。敏捷建模者属于敏捷开发者,但并非所有敏捷开发者都是敏捷建模者。
1.2 AM 的目标
- 定义并实践有效轻量级建模 :明确与有效轻量级建模相关的价值观、原则和实践,并展示如何将其付诸实践。关键在于如何高效应用建模技术,而非技术本身。
- 解决敏捷项目中的建模应用问题 :探讨如何在采用敏捷方法(如极限编程 XP、特性驱动开发 FDD)的软件项目中应用建模技术。有时,开发者通过绘制草图思考想法或比较不同解决方案,比直接编写代码更高效,可避免编码时的重大反复。
- 改进近敏捷开发中的建模活动 :研究如何在接近敏捷的软件开发方法(如 Rational 统一过程 RUP、企业统一过程 EUP)中改进建模活动。即使不在敏捷项目中,也可采用并受益于 AM 的许多实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