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设计与优化技术综述
1. 嵌入式系统设计基础
嵌入式系统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抽象层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在不同层次上对系统进行描述和分析,同时还需要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性能、功耗等。可编程架构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系统提供了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空间探索是嵌入式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之一。其方法多样,包括黑盒随机搜索、穷举搜索等。例如,在缓存架构设计中,通过设计空间探索可以找到最优的架构配置。一般的设计空间探索框架包含多个层次,如可编程架构层、软件编译层等,并且需要考虑选择和优化的策略,如选择生存和变异的个体,以及使用多目标优化器。
2. 硬件描述与建模语言
ADL(架构描述语言)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用于描述系统的架构。它分为行为型、结构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行为型ADL如CSDL、ISDL等,用于描述系统的行为特性;结构型ADL如MIMOLA、UDL/I等,侧重于描述系统的结构组成;混合型ADL则结合了两者的特点。ADL的方法论包括编译器、模拟器的设计,以及软件工具包的生成和探索,同时还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验证。
例如,在编译器设计方面,有基于架构模板、行为信息生成等不同的方法。模拟器则有基于编译、解释等不同的实现方式。
3. 总线与网络架构
AMBA(高级微控制器总线架构)是一种常用的片上总线架构,包括AHB(AMBA高速总线)、APB(高级外设总线)等。AHB具有突发传输等主要特点,但也存在协议局限性。通过定量分析可以评估其性能,如协议效率、可扩展性等。
NoC(片上网络)架构是另一种重要的片上通信架构,具有设计生产力高、功耗低等优点。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