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A与GENESYS架构对比分析
1. GENESYS架构概述
1.1 芯片分解与通信
在某些情况下,芯片可分解为一组IP核,这些IP核通过片上网络(NoCs)利用IP核间逻辑接口(LIFs)相互通信。
1.2 集成层级
GENESYS架构包含芯片级、设备级和系统级三个集成层级,但并非每次实例化都需要这三个层级。例如,在单芯片系统中,与外部世界(如互联网)的连接可在芯片集成级完成,无需考虑设备级。
1.3 腰线结构
该架构定义了通用平台服务,作为应用开发的基础。在任何集成层级,平台服务分为核心服务和可选服务:
- 核心服务 :是架构每次实例化时都必须具备的,形成架构的稳定“腰线”,包含所有目标应用领域所需的功能,如消息传输服务。
- 可选服务 :建立在核心服务之上,为特定应用领域定制架构提供功能,但并非架构每次实例化都需要,如加密服务。
1.4 抽象层级
GENESYS区分了嵌入式系统设计的两个抽象层级:
- 逻辑系统视图 :描述系统提供的服务及其关系。系统由通过基于消息的接口交互的作业组成,作业被视为原子单元,其内部细节仅对开发者重要,对系统集成无关。一组形成逻辑单元的作业称为分布式应用子系统(DAS),DAS是近乎独立的子系统,提供系统整体功能的一部分。系统的逻辑结构与作业在最终嵌入式系统中的物理位置无关。
- 物理系统视图 :描述系统的具体实现,由可承载作业的物理实体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