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通解、定态与波函数特性
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薛定谔方程是理解微观粒子行为的核心工具。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薛定谔方程的通解、定态和束缚态,以及波函数的特性。
1. 定态薛定谔方程(TISE)的解
定态薛定谔方程通常有多个解,每个解对应着不同的波函数 $\psi_n (x)$ 及其相应的本征值 $E_n$。为了区分这些不同的解,我们使用下标来标记波函数和本征值。具有特定形式的方程被称为本征值方程,其中 $E_n$ 是本征值,$\psi_n (x)$ 是本征函数。
有时候,不同的本征函数可能对应相同的本征值,这种情况被称为简并。不过,在一维束缚态问题中,本征函数通常是非简并的。但在处理三维问题时,简并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对比定态薛定谔方程中的特定项,我们可以得到动量算符的 $x$ 分量形式:
$\hat{p}_x = \frac{\hbar}{i} \frac{d}{dx}$
虽然这里出现了虚数 $i$,但由于波函数本身可以是复函数,所以这并不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代表可观测物理量(如动量或能量)的算符的本征函数必须是实函数,因为测量到虚数的动量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 薛定谔方程的通解
定态薛定谔方程是一个线性微分方程,这意味着其解的线性组合仍然是解。而且,本征函数构成了一个完备的函数集,任何函数都可以表示为这些本征函数的线性组合,就像三维空间中的任何向量都可以表示为单位向量 $\hat{i}$、$\hat{j}$ 和 $\hat{k}$ 的线性组合一样。
因此,定态薛定谔方程的通解 $\psi (x)$ 可以表示为:
$\psi (x)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