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算法与纹理分析:原理、可逆性及应用
并行算法基础
在并行算法的研究中,对于伊辛模型 (H(s) = - \sum_{(i,j) \in \text{sat}} s_i s_j),其不变分布 (A_{\infty}) 的支撑集由两种恒定配置和两种棋盘状配置组成,分别对应 (H)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当色数大于 2 时,情况会变得更加复杂。
从特殊角度来看同步算法,通常是要最小化一个固定函数 (H) 或从一个固定场 (H) 中采样,例如旅行商问题。但在纹理分析等应用中,情况有所不同。这里会指定一个参数化模型类,并选择该类中的某个场来近似未知规律,这需要通过某种估计或“学习”算法,基于一组来自未知分布的观测或样本选择合适的参数。标准的参数化族包括像前面例子中的二元场(如 Hopfield 网络或 Boltzmann 机)。目前,将同步不变分布作为模型类,确定其参数,然后使用同步算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虽然同步不变分布通常没有明确的描述,统计学家也不太熟悉它们,但对于大多数学习算法来说,并不一定需要不变分布的显式表达式,这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
同步算法与可逆性
在并行实现采样和退火时,会遇到一些困难。之前只针对对偶势找到了不变分布的描述,且这些不变分布是可逆的。而在这部分,我们将证明相反的情况:可逆分布仅存在于对偶势中,这严重阻碍了同步算法的研究。
为了系统地研究可逆分布的存在性及其与核的关系,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框架。这里我们主要参考了 H. Kilivsch(1984)的论文,该论文对 D.A. Dawson(1975)、N. Vasilyev(1978)和 O. Kozlow 与 N. Vasilyev(1980)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推广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