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CPU:输入输出、性能、功耗及数据压缩设计
在计算机系统中,CPU的性能、输入输出机制、功耗管理等方面都对系统的整体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通过数据压缩的设计示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1. 输入输出机制
1.1 输入输出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通常包含模拟或非电子组件,如磁盘驱动器有旋转磁盘和模拟读写电子元件。CPU通过读写设备的寄存器与设备进行通信,这些寄存器主要包括:
- 数据寄存器 :存储设备视为数据的值,如磁盘读写的数据。
- 状态寄存器 :提供设备操作的信息,如当前事务是否完成。
以8251 UART为例,它是用于串行通信的经典设备。在传输或接收数据前,CPU需设置其模式寄存器以匹配数据线的特性,包括模式和波特率、每个字符的位数、奇偶校验、停止位长度等参数。其状态寄存器显示UART和传输的状态,如发送器就绪、接收器就绪、传输完成等。
1.2 输入输出原语
微处理器为输入输出提供两种编程支持方式:
- I/O指令 :部分架构(如Intel x86)提供专门的输入输出指令,为I/O设备提供单独的地址空间。
- 内存映射I/O :这是最常见的实现方式,为每个I/O设备的寄存器提供地址,程序使用CPU的正常读写指令与设备通信。
例如,在ARM上使用内存映射I/O时,可通过EQU伪操作定义I/O设备的内存位置符号名,然后使用标准代码进行读写操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7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