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自组网中改进型TCP New Reno的性能分析
1. 引言
传输控制协议(TCP)通过对拥塞窗口大小采用加法递增(AI)和乘法递减(MD)算法来控制因拥塞导致的数据包丢失。这种方法在有线网络中效果良好,但在无线自组网中,数据包丢失并不总是由拥塞引起,更多时候是无线传输介质的问题,如路径中断、散射、干扰、多径传播和弱信号等。
传统TCP在检测到数据包丢失时,会将拥塞窗口大小减少50%,这会大幅降低传输速率。而在无线网络中,数据包丢失往往是暂时的,动态路由算法能快速找到替代路径并恢复连接。因此,若在数据包丢失时,将拥塞窗口仅减少20%,后续再继续现有的加法递增阶段,有望提高TCP性能。
以下是传统TCP在连接建立和拥塞控制中的步骤:
1. TCP在连接建立时将拥塞窗口(cwnd)初始化为1。
2. 启动慢启动算法,对窗口大小进行加法递增(AI)。
3. 持续处于AI阶段,直到达到慢启动阈值(ssthresh)。
4. 线性递增窗口,直至达到窗口大小的最大限制。
5. 若检测到拥塞,将拥塞窗口大小减少50%,直至下限cwnd = 1。
此外,实时流量在无线网络中也常使用TCP协议。在比较TCP New Reno和CUBIC时发现,New Reno能从单个数据包丢失中快速恢复,但在多个数据包丢失时会经历慢启动;CUBIC公平且稳定,但数据流量比New Reno少。
一些算法通过不同方式改进TCP性能,例如:
- 接收器辅助慢启动(RAAS)和反馈辅助恢复(FAR)算法,根据接收器通告窗口计算的加速因子修改初始窗口大小,实现拥塞窗口的缓慢增长。
- 定义马尔可夫链模型来分析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