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立 RFID 门禁系统:从硬件组装到代码实现
1. 手动释放按钮的巧妙设计
在受保护的门内侧安装一个按钮是个实用的设计。进入时人们需刷 RFID 卡,但出门时,即便没卡,任何人按下按钮就能开门。这个按钮是一个瞬时动作按钮,可连接在晶体管集电极和地之间。按下按钮时,集电极引脚被拉至 0V,继电器激活,触发锁舌板。这种方法为门锁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旁路,即便 Arduino 因某些原因故障,它依然能正常工作,且不依赖电路其他部分的运行。不过,它仅在按钮按下时起作用。另一种方法是将按钮连接到 Arduino 的数字输入引脚,触发中断,进而使晶体管输出开启一段预设时间。这样,快速按下“出门”按钮可使门锁解锁几秒,方便松开按钮后拉开门。
2. ID - 12 读取器模块的组装挑战与解决方案
ID 系列 RFID 模块有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其引脚间距是 2mm 公制网格,而非大多数电子元件采用的 0.1 英寸英制网格。这意味着不能直接将 ID - 12 模块插入面包板或安装在原型屏蔽板上。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种:
- 对屏蔽板进行改造,钻额外的孔。
- 将 ID - 12 安装在一个转换板上,使其引脚间距变为标准的 0.1 英寸。
- 直接将电线焊接到 ID - 12 的相应引脚上,但这种方法机械支撑不足。
- 购买非标准 2mm 网格的通用原型板,但价格昂贵且不易获取。
- 蚀刻一个定制的小电路板,为 ID - 12 模块提供正确的引脚间距和安装焊盘,也可从供应商处购买现成的。
如果使用 PCB,首先将 ID - 12 模块插入板中并焊接引脚。然后将四芯电缆(如从带状电缆上截取的一段)的一端连接到 +5V(引脚 11)、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6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