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互联网中无死锁TCP的实现与优化
1. 引言
传输控制协议(TCP)凭借端到端的可靠性、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服务,在互联网流量中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底层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应用需求的不断涌现,TCP性能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新数据链路技术的特性,如卫星链路的长延迟带宽积、电缆调制解调器网络的信道不对称以及无线链路的高错误率,严重限制了TCP的吞吐量。另一方面,实现问题对TCP性能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尤其是Nagle算法、延迟确认算法与各种TCP实现细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TCP吞吐量死锁问题。
Nagle算法和延迟确认算法旨在解决“小数据包问题”,即避免在一个IP数据报中发送小尺寸数据,从而提高网络吞吐量。然而,当TCP发送方和接收方陷入循环等待状态时,就会出现吞吐量死锁。发送方因Nagle算法无法发送更多段,而接收方因延迟确认算法无法发送确认信息,导致TCP吞吐量极低,连接几乎无法使用。
造成发送非最大段大小(MSS)段的因素有多种,例如应用数据可能包含奇数个MSS大小的段和一个非MSS大小的最后段,或者由于缓冲区撕裂、操作系统实现问题等。这些因素在低速和高速网络中都可能导致吞吐量死锁,但在高速网络中,影响更为显著,且更难保证无死锁连接。
目前,解决吞吐量死锁的一些方法,如关闭Nagle算法和立即确认每个段,会重新引入小数据包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确认算法(A3)和拥塞敏感的A3(CSA3),以解决高速网络中的TCP吞吐量死锁问题。
2. TCP吞吐量死锁问题
2.1 Unix套接字层
大多数基于BSD的Unix内核中的网络代码分为三层:套接字层、协议层和接口层。套接字层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7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