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分布式对象架构及COM/CORBA集成详解
1. 分布式系统架构策略
在设计分布式系统架构时,故障转移和负载均衡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架构的特性和部署环境。大多数分布式系统能从良好的日志系统中获益,并且需要基本的激活管理和一致的持久化机制。对于更复杂的系统,为保证其健壮性,需要更全面的跟踪和负载均衡。架构师需为当前任务挑选最佳的设计元素。
虽然系统管理曾是CORBA产品的薄弱环节,但如今供应商已开始提供更复杂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标准化,架构部署设计将不再那么依赖手动操作。
2. COM/CORBA集成概述
在1995年,对象管理组织(OMG)发布了COM/CORBA互操作提案请求(RFP),该提案分为两部分。A部分处理CORBA与商用COM实现之间的互操作,B部分处理CORBA与当时仍在开发中的DCOM之间的互操作。1996年,OMG批准了COM/CORBA互操作规范的A部分,1998年批准了B部分,目前已有A部分的商业实现。
3. COM的起源与发展
COM源于对象链接与嵌入(OLE)技术,该技术是为Windows 3.1的单用户、单机器环境开发的。OLE允许用户创建和管理复合文档,从而在Windows平台的应用程序内和跨应用程序间实现代码重用。OLE2将这种模式扩展到组件级别,其接口和协议可实现桌面组件的动态交互。组件对象模型(COM)成为支持OLE2的标准。
4. COM/CORBA集成的动机
创建COM和CORBA之间的双向通信桥接有诸多好处。集成两者可使我们利用这两个标准的内在优势,借助现有应用程序和组件创建和扩展分布式系统。从CORBA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