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堪的纳维亚的新排版风格发展历程
1. 新排版风格在学校的初步呈现
新排版风格在斯堪的纳维亚的传播有着独特的轨迹。以哥本哈根的书籍工艺贸易学校为例,20世纪30年代初,新排版风格开始在该校崭露头角。1931年学校大规模扩建后的年终展览上,首次展示了新排版风格的作品。为了容纳更多学徒,学校迁至新校舍,随之增加了许多秉持现代态度的新教师,如维克多·彼得森、查尔斯·莫格林和亨利·泰伊尔斯等。学校还对凸版印刷车间进行升级,配备了包含博多尼体、卡斯隆体和未来体等新字体的现代字盘。
一些前学生提到,学校宽松的氛围让他们能比在师傅的印刷所更自由地探索新排版风格。学徒 Tage Poulsen 回忆,老师让他有了“放手去做”的感觉,他因此把不敢向培训地工头提出的“大胆新奇设计”都留到了学校实践。伊莱·赖默也有类似经历,他学徒所在的小印刷所尝试新排版风格遭客户不满,老板禁止再进行此类实验,直到他参加学校的夜校课程才开始接触新排版风格。
2. 新排版风格理念的传播与实践
扬·奇肖尔德在哥本哈根的三次讲座所传达的理念,在学校迅速得到响应,从亨利·泰伊尔斯的课堂作品中可见一斑。泰伊尔斯曾陪同奇肖尔德参观哥本哈根,1936年还获旅行资助前往巴塞尔与奇肖尔德进一步探讨如何将新排版风格纳入职业学校教学。
1935年奇肖尔德讲座后的秋天,亨利·泰伊尔斯二年级排字班的学生凯·佩尔特制作了一本名为《新排版术》的小书,这实际上是奇肖尔德另一出版物《排版设计技术》的精简丹麦语译本。与原书全用无衬线字体不同,佩尔特正文用博多尼体,标题用未来体,运用了奇肖尔德几个月前讲座中倡导的字体对比。书的封面印在描图纸上,使下一页三行间距宽松的目录隐约可见,部分副本因描图纸和底层卡片错位,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