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我们讨论的是喷水装置问题,特别是NYOJ中的题目(喷水装置一和二)。用户引用了多个来源,但问题集中在如何用算法解决喷水装置问题。我将结合引用内容,给出完整的算法设计和实现。
### 问题分析
喷水装置问题有两种变体:
1. **喷水装置(一)**:草坪长20米,宽2米,喷水装置在横向中心线上。每个装置覆盖半径为$r_i$的圆。目标:选择最少的装置覆盖整个草坪。
2. **喷水装置(二)**:草坪长$w$,宽$h$,喷水装置位置不同(给定横坐标)。目标:选择最少的装置覆盖整个草坪,若无法覆盖则输出0。
### 核心算法:区间覆盖问题
两个问题本质都是区间覆盖问题,但处理方式不同:
- **喷水装置(一)**:装置位置固定在中线上,且长度固定(20米),宽度固定(2米)。由于装置可以任意选择,且位置是固定的(沿中心线均匀分布?但题目一没有给出具体位置,所以实际上喷水装置(一)的装置位置是任意的,但题目中装置是放在横中心线上的,且没有指定x坐标,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装置可以任意放置?但注意:题目描述中喷水装置(一)的输入只有半径,没有坐标,说明装置可以任意放置在中心线上,因此我们可以任意选择装置并任意安排位置(因为题目没有限制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可以任意放置,但实际题目中喷水装置(一)并没有给出坐标,所以我们可以自由选择位置,但通常我们按覆盖长度排序,然后贪心覆盖)。
然而,仔细阅读引用[2]和[4]中的喷水装置(一)描述:
> 现有一块草坪,长为20米,宽为2米,要在横中心线上放置半径为Ri的喷水装置,每个喷水装置的效果都会让以它为中心的半径为实数Ri(0<Ri<15)的圆被湿润。
这里没有指定每个装置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自由安排装置的位置(因为题目没有说位置固定,所以我们可以任意放置)。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用最少的装置覆盖20米长。由于草坪宽2米,所以每个装置的有效覆盖长度是$2 \times \sqrt{r_i^2 - 1^2}$(因为覆盖到边缘时,在宽度方向需要覆盖1米,所以用勾股定理计算水平方向的覆盖长度)。注意:当半径小于1时,无法覆盖到草坪(因为宽度一半是1米),所以半径小于1的装置可以直接忽略。
**喷水装置(一)的解法步骤**:
1. 过滤掉半径小于等于1的装置(因为无法覆盖到草坪边缘)。
2. 将剩余装置按覆盖长度(即$2 \times \sqrt{r_i^2 - 1}$)从大到小排序。
3. 贪心选择:从覆盖长度最大的装置开始,依次累加覆盖长度,直到覆盖整个20米。
**代码实现(引用[4])**:
```c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int m, n;
float a[601], sum, t;
scanf("%d", &m);
while (m--) {
sum = 0.0;
scanf("%d", &n);
for (int i = 0; i < n; i++) {
scanf("%f", &a[i]);
}
// 冒泡排序(降序)
for (int i = 0; i < n - 1; i++) {
for (int j = i + 1; j < n; j++) {
if (a[i] < a[j]) {
t = a[i];
a[i] = a[j];
a[j] = t;
}
}
}
// 贪心选择
for (int i = 0; i < n; i++) {
// 计算当前装置的有效覆盖长度(乘以2是因为左右覆盖)
sum += 2 * sqrt(a[i]*a[i] - 1.0);
if (sum >= 20) {
printf("%d\n", i + 1);
break;
}
}
}
return 0;
}
```
**注意**:这里覆盖长度累加时,每个装置的有效覆盖长度是独立的,且假设可以无缝拼接(因为可以任意放置,所以可以紧挨着放,覆盖区域连续)。
---
### 喷水装置(二)的解法
在喷水装置(二)中,每个装置的位置(横坐标)是给定的,且不能改变。因此,我们需要将每个装置的覆盖范围转换成一个区间(因为草坪是沿横向的,所以每个装置覆盖的区间为$[x_i - \sqrt{r_i^2 - (h/2)^2}, x_i + \sqrt{r_i^2 - (h/2)^2}]$)。注意:当$r_i \leq h/2$时,装置无法覆盖到草坪的纵向区域(因为覆盖的宽度不足),所以直接忽略。
**问题转化为区间覆盖问题**:
给定一个长度为$w$的区间(草坪横向长度),以及一系列区间(每个装置覆盖的区间),求最少需要多少个区间才能完全覆盖$[0, w]$。
**算法步骤**:
1. 计算每个装置的有效覆盖区间:$left_i = x_i - \sqrt{r_i^2 - (h/2)^2}$,$right_i = x_i + \sqrt{r_i^2 - (h/2)^2}$。
2. 过滤掉那些$r_i \leq h/2$的装置(因为无法覆盖整个宽度)。
3. 将区间按左端点$left_i$从小到大排序。
4. 使用贪心算法选择区间:
- 初始化当前覆盖终点$end = 0$,计数器$count = 0$。
- 在左端点小于等于$end$的区间中,选择右端点最大的区间(即覆盖最远的),然后更新$end$为该右端点,计数器加一。
- 重复直到$end \geq w$,或者无法继续覆盖(即没有可选的区间时,输出0)。
**正确性证明**:
贪心策略:每次选择能够覆盖当前起点并且延伸到最远的区间,这样可以为后续覆盖留下尽可能大的空间。
**代码实现(参考引用[1])**: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
double left;
double right;
} Interval;
int cmp(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Interval *ia = (Interval *)a;
Interval *ib = (Interval *)b;
if (ia->left < ib->left) return -1;
else if (ia->left > ib->left)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N;
scanf("%d", &N);
while (N--) {
int n;
double w, h;
scanf("%d %lf %lf", &n, &w, &h);
Interval intervals[10000];
int count = 0; // 有效的区间个数
for (int i = 0; i < n; i++) {
double xi, ri;
scanf("%lf %lf", &xi, &ri);
// 如果半径小于等于h/2,则无法覆盖整个宽度,跳过
if (ri <= h/2) continue;
double dx = sqrt(ri*ri - (h/2)*(h/2));
intervals[count].left = xi - dx;
intervals[count].right = xi + dx;
count++;
}
// 按左端点排序
qsort(intervals, count, sizeof(Interval), cmp);
double end = 0.0;
int ans = 0;
int i = 0;
while (end < w) {
double max_right = end;
// 在左端点小于等于当前end的区间中,找到最大的右端点
while (i < count && intervals[i].left <= end) {
if (intervals[i].right > max_right) {
max_right = intervals[i].right;
}
i++;
}
// 如果无法扩展覆盖范围,则失败
if (max_right == end) {
ans = 0;
break;
}
// 选择该区间
end = max_right;
ans++;
// 注意:这里不需要回退i,因为前面的区间已经扫描过
}
printf("%d\n", ans);
}
return 0;
}
```
**注意**:在喷水装置(二)中,排序后,我们使用一个循环来扫描所有左端点小于等于当前覆盖终点$end$的区间,并记录这些区间中右端点的最大值。然后更新$end$为这个最大值,同时计数器加1。如果更新后$end$已经大于等于$w$,则结束。如果扫描过程中发现无法更新$end$(即没有区间可以扩展覆盖),则输出0。
### 总结
- **喷水装置(一)**:装置位置可任意安排,按覆盖长度从大到小贪心选择。
- **喷水装置(二)**:装置位置固定,转换为区间覆盖问题,按左端点排序后贪心选择。
### 相关问题
1. 喷水装置(一)中,如果草坪长度不是20米,而是任意值$L$,算法如何调整?
2. 喷水装置(二)中,如果要求输出具体选择的装置编号,应如何修改算法?
3. 在区间覆盖问题中,如果存在多个装置有相同的左端点,如何优化选择过程?</think>### 喷水装置问题的算法设计与解法
#### 问题分类及核心思想
喷水装置问题分为两种类型,核心都是**贪心算法**解决区间覆盖问题:
1. **类型一(固定位置)**:装置在中心线任意位置可放置(如NYOJ喷水装置一)
- 特征:只给定半径,位置可自由安排
- 贪心策略:优先选择覆盖长度最大的装置[^2][^4]
2. **类型二(固定坐标)**:装置位置固定(如NYOJ喷水装置二)
- 特征:给定每个装置的坐标和半径
- 贪心策略:转换为区间覆盖问题,按左端点排序后选择最远右端点[^1]
#### 类型一解法(固定位置)
**问题描述**:草坪长20m宽2m,选择最少的喷水装置完全覆盖草坪。
**关键公式**:
- 单个装置有效覆盖长度:$L_i = 2 \times \sqrt{r_i^2 - 1}$
- 总覆盖长度需满足:$\sum L_i \geq 20$
**算法步骤**:
1. 过滤半径 $r_i \leq 1$ 的装置(无法覆盖宽度)
2. 按半径**降序排序**(等价于覆盖长度降序)
3. 贪心累加覆盖长度直至 $\geq 20$ 米
**代码实现**(C语言):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 {
int m, n;
scanf("%d", &m);
while (m--) {
scanf("%d", &n);
float radii[n], sum = 0;
for (int i = 0; i < n; i++)
scanf("%f", &radii[i]);
// 降序排序 (冒泡)
for (int i = 0; i < n-1; i++)
for (int j = i+1; j < n; j++)
if (radii[i] < radii[j]) {
float t = radii[i];
radii[i] = radii[j];
radii[j] = t;
}
// 贪心选择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 n && sum < 20; i++) {
if (radii[i] <= 1) continue; // 跳过无效装置
sum += 2 * sqrt(radii[i]*radii[i] - 1);
count++;
}
printf("%d\n", count);
}
return 0;
}
```
**时间复杂度**:$O(m \times n^2)$(冒泡排序可优化为快速排序)
---
#### 类型二解法(固定坐标)
**问题描述**:草坪长$w$宽$h$,装置位置固定,求最少覆盖装置数。
**关键公式**:
- 装置覆盖区间:$[x_i - \sqrt{r_i^2 - (h/2)^2},\ x_i + \sqrt{r_i^2 - (h/2)^2}]$
- 有效条件:$r_i > h/2$(否则无法覆盖宽度)
**算法步骤**:
1. 计算每个装置的覆盖区间
2. 过滤$r_i \leq h/2$的装置
3. **按区间左端点升序排序**
4. 贪心选择:
- 初始化当前覆盖点`end=0`
- 选择左端点$\leq$当前`end`且右端点最大的区间
- 更新`end`=最大右端点,计数+1
5. 重复直至`end >= w`
**代码实现**(C语言):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clude <stdlib.h>
typedef struct {
double left, right;
} Interval;
int cmp(const void* a, const void* b) {
return ((Interval*)a)->left > ((Interval*)b)->left;
}
int main() {
int T;
scanf("%d", &T);
while (T--) {
int n, cnt = 0;
double w, h;
scanf("%d %lf %lf", &n, &w, &h);
Interval intervals[n];
for (int i = 0; i < n; i++) {
double x, r;
scanf("%lf %lf", &x, &r);
if (r <= h/2) continue; // 过滤无效装置
double dx = sqrt(r*r - (h/2)*(h/2));
intervals[cnt++] = (Interval){x - dx, x + dx};
}
qsort(intervals, cnt, sizeof(Interval), cmp);
double end = 0;
int ans = 0, i = 0;
while (end < w && i < cnt) {
double max_right = end;
// 扫描所有左端点<=当前end的区间
while (i < cnt && intervals[i].left <= end) {
if (intervals[i].right > max_right)
max_right = intervals[i].right;
i++;
}
if (max_right == end) break; // 无法继续覆盖
end = max_right;
ans++;
}
printf("%d\n", end >= w ? ans : 0);
}
return 0;
}
```
**时间复杂度**:$O(n \log n)$(主要来自排序)
---
### 算法正确性证明
1. **类型一**:
- 最优子结构:局部最大覆盖长度减少后续所需装置数[^4]
- 贪心选择性质:覆盖长度更大的装置必在最优解中
2. **类型二**:
- 区间覆盖问题的经典贪心解法
- 反证法:若存在更优解,则必有区间覆盖更少重叠,与最大右端点选择矛盾[^1]
> 关键洞察:问题本质是**一维区间覆盖**,二维问题通过勾股定理降维到一维处理[^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