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无人机贴近摄影测量的多尺度数据融合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的数据获取、技术路线和具体实施策略,利用无人机多尺度数据融合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能够获取对象物更多的纹理和结构信息,使对象物结构和纹理更加细致,建模效果更真实准确,可实际应用于桥梁、大坝等重要设施的检测管理和维护工作。
目录
1.概述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利用一组具有一定重叠度的影像数据快速构建纹理清晰的实景三维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测绘、智慧城市建设等领域。然而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构建桥梁三维模型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如利用单镜头航摄仪获取影像数据时往往忽略了不同航摄仪倾角对倾斜影像数据获取及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桥底结构混乱纹理模糊等。
贴近摄影测量(nap-of-the-object photogrammetry)是以物体的“面”为摄影对象,通过贴近摄影获取超高分辨率影像,进行精细化地理信息提取。该技术是针对精细化测量需求提出的全新摄影测量技术,它是精细化对地观测需求与旋翼无人机发展结合的必然产物。
针对基于传统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的桥梁三维实景建模技术难题,结合贴近摄影测量技术,针对性的提出了多尺度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即倾斜航摄数据和贴近摄影测量数据的进行联合处理,构建精细化的桥梁三维实景模型。
2.贴近摄影测量定义
贴近摄影测量(nap-of-the-object photogrammetry)是由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祖勋院士于2019年提出。贴近摄影测量被称之为区别于垂直航空摄影测量、倾斜摄影测量的第三种摄影测量方式。贴近摄影测量利用拍摄设备贴近物体表面摄影,获取(亚厘米级)高清影像,并进行摄影测量处理,从而恢复被摄对象的精确坐标和精细形状结构来重建精细三维模型,弥补了其他摄影测量无法达到的精度要求。贴近摄影测量源于滑坡、高位危岩的地质调查与监测预警,并进行了初步应用试验,具有可高度还原地表和物体精细结构的特点,也可用于城市精细重建、古建筑重建、水利工程监测等等方面。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445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