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智慧公交、绿色出行、数字运营"三位一体实施路线图
一、战略掌舵:使命、愿景与目标
-
使命:打造"人民满意、行业领先"的智慧公交智能体,让公交成为城市首选出行方式。
-
愿景:到 2027 年,集团运营车辆 1 万辆、AI 覆盖率 100%,行车事故率下降 40%,乘客满意度 ≥9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 8%,碳减排 20 万吨/年。
二、AI 应用整体规划("三纵三横"模型)
复制
安全纵线 | 效率纵线 | 服务纵线
感知横层 视频监控 客流计数 站牌交互
认知横层 风险识别 运行优化 需求预测
决策横层 智能应急 智能调度 智能客服
数据底座:统一湖仓(PB 级)+ 边缘计算节点(1000 台车载 ECU)
三、统筹场景需求("1+3+4" 机制)
-
场景库:覆盖 5 大业务域 152 个场景
-
安全 45 个:疲劳驾驶检测、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识别、电池热失控预警...
-
效率 40 个:动态发班、信号优先、充电排班、单车能耗优化...
-
服务 35 个:实时客流/拥挤度、二维码+刷脸混合支付、失物招领图像匹配...
-
管理 20 个:机务材料智能采购、财务 RPA、合同审查...
-
生态 12 个:TOD 商业推荐、碳普惠交易、充电桩共享...
-
-
三把筛子:业务价值(年节省/增收)、技术就绪(数据/模型)、合规风险(安全/隐私)——总分 15 分,≥12 分 A 类(集团立项),9-11 分 B 类(分公司试点),≤8 分 C 类(创新田 PoC)
-
四种推进模式:与地铁规划完全相同(战略/重点/轻量/种子),投资门槛下调 50%,突出"低成本、快迭代"公交特色。
四、制度体系("1+5+3" 框架)
-
总纲:《集团人工智能管理办法(公交版)》
-
五类标准:
-
数据:《公交数据分级标准》(含 GPS轨迹、视频、支付)
-
模型:《AI 模型开发与评估规范》
-
平台:《车载边缘计算技术规范》
-
合规:《公交算法伦理与隐私指引》
-
供应商:《AI 服务商白名单管理与评分办法》
-
-
三级组织:董事会 AI 委员会→数字科技中心→分公司 AI 推进组
五、技术架构("云-边-端"协同)
-
端:车载智能体盒子(8 TOPS INT8,前装/后装兼容)
-
完成司机行为监测、客流计数、电池温度推理,单卡功耗 <15 W
-
-
边:场站边缘节点(RTX-4080 级)
-
汇聚 50 辆车视频,做二次识别与模型热更新
-
-
云:公交智能体平台(K8s+LangChain)
-
统一插件市场:CV 模型 50+、NLP 大模型 2 个、多模态 1 个
-
知识库:机务知识、交通法规、维修案例,共 30 万实体
-
核心技术选型:
-
LLM:RoadGPT-130B(基于 GPT-3.5 架构,自采 200 B token 公交领域数据预训练)
-
智能体框架:自研 AgentBus,支持事件驱动、链/图混合编排
-
实时计算:Flink + Kafka,1 秒级调度指令下发
六、创新试验田(AI Farm-公交)
-
移动试验车:1 辆大巴改装,GPU 16 卡,可外展至各分公司做现场测试
-
季度创意榜:员工投稿→投票→前 10 名进入 Farm,资助 30 万/项
-
转化目标:3 年孵化 40 个 PoC,转化 12 个百万级产品,输出《公交 AI 最佳实践》年刊
七、实施路线图与里程碑
表格
复制
| 阶段 | 时间 | 里程碑 | 投资 | 关键 KPI |
|---|---|---|---|---|
| 启动期 | 2025 Q1-Q2 | 1. 办法发布 2. 智能体平台 1.0 上线 | 0.3 亿 | 平台可用性 99.9% |
| 建构期 | 2025 Q3-2026 Q2 | 1. 车载盒子规模部署 2000 台 2. 知识库覆盖 80% 场景 | 1.5 亿 | 盒子在线率 ≥98% |
| 推广期 | 2026 Q3-2027 Q2 | 1. 安全/效率/服务三大标杆线路 10 条 2. 碳交易上线 | 1.0 亿 | 事故率 ↓30%,成本 ↓5% |
| 生态期 | 2027 Q3-Q4 | 1. 对外输出解决方案 2. 建立产业联盟 | 0.2 亿 | 外销收入 1 亿元 |
八、投资与效益
-
总投资:3 亿元(2025-2027)
-
直接经济效益:
-
事故赔偿减少 0.4 亿元/年
-
能耗节约 0.35 亿元/年
-
维修与采购降本 0.5 亿元/年
-
-
间接价值:碳交易、广告精准投放、政府补贴约 0.4 亿元/年
-
ROI:3 年收回,IRR 32%
九、风险与合规
-
数据隐私:支付与视频采用国密算法加密,敏感数据不出车
-
算法安全:车载模型双备份(国产+国际),通过信创认证
-
供应商风险:关键硬件双源供货,白名单年度考核
十、结语
本规划以"安全零事故、运营高效率、出行优服务"为核心,通过"云-边-端"智能体架构与"低成本快迭代"创新机制,到 2027 年把集团打造为全国公交行业 AI 示范标杆,为城市交通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公交方案"。
如
安全45——Top10完全展开
-
疲劳驾驶检测
子场景:夜间23:00-05:00长途司机打哈欠、闭眼>1.5s
技术要点:红外摄像头+Jetson Nano边缘推理;YOLOv5-face+PERCLOS算法;5帧滑动窗口
数据/模型:10万张“公交司机面部”标注图;自建FatigueNet-0.5B蒸馏模型
指标:误报率<2%/漏报率<0.5%;告警延迟<0.3s
-
斑马线不礼让行人识别
子场景:无灯控斑马线车速>15km/h且未停车线前让行
技术要点:前向1080p+30fps;deepsort跟踪行人轨迹;决策逻辑TTC<2s触发
数据/模型:开源BDD100K+自采8小时斑马线图;YOLOP-multi-task
指标:准确率96%;日生成违章图片<0.5%需人工复核
-
电池热失控预警(电动公交)
子场景:磷酸铁锂电池单体温升速率>1°C/s或温差>8°C
技术要点:CAN总线秒级采集;GNN图网络建模电芯关联;提前5min预警
数据/模型:3亿条单体电压/温度记录;BatteryGNN-13layers
指标:预警准确率98.5%,误报<0.1次/车/天
-
站台车门夹人检测
子场景:司机已给关门信号但仍有乘客/婴儿车滞留
技术要点:车顶TOF相机+压力传感融合;CNN-LSTM时空网络
数据/模型:自建夹人视频8万段;DoorClip-Net
指标:检出率99.2%;阻止启动平均提前1.8s
-
超速+急加急减驾驶行为识别
子场景:连续3s加速度>3m/s²或车速>限速+10km/h
技术要点:IMU+GPS 10Hz;孤立森林+规则混合
数据/模型:180亿条IMU片段;DriveScore-mini
指标:识别准确率94%;司机月均扣分下降22%
-
前向碰撞预警(FCW)
子场景:自车>30km/h,与前车TTC<2.7s
技术要点:Mobileye EyeQ6+自研MobileNetV3-SSD;边缘算力5 TOPS
数据/模型:开源BDD+自采15万公里;FCW-Bus-1M
指标:误触发<0.3次/100km;司机制动响应提升0.5s
-
站场倒车盲区行人检测
子场景:夜间场内倒车,车速<15km/h,盲区<3m出现行人
技术要点:环视鱼眼相机4路拼接;Transformer多目标跟踪
数据/模型:场站夜间视频6万帧;Yolofish-Blind
指标:检出率97%;自动刹车成功率100%
-
酒驾/药驾语音无感检测
子场景:发车前30s自动语音问答;分析共振峰、语速变异
技术要点:MFCC+ResNet14;问题集3条固定+1条随机
数据/模型:采集2000小时“非正常”语音;DrugSpeech-0.3B
指标:AUC 0.93;测试通过时间<25s
-
轮胎爆胎早期预警
子场景:胎压30s内下降>0.2Bar或温度>85°C
技术要点:TPMS传感器+时序Prophet;融合气温补偿
数据/模型:1.2亿条胎压记录;TireProphet
指标:提前15min预警,准确率96%
-
驾驶员健康心率异常检测
子场景:连续10s心率>100或<50
技术要点:方向盘金属电极+PPG;1D-CNN+个人基线
数据/模型:采集500名司机30天心率;HRBase-net
指标:准确率91%;误报<1次/人/天
其余35场景(列表浓缩)
11. 打电话/抽烟识别
12. 离岗识别(摄像头无司机)
13. 方向盘双手脱离检测
14. 车道偏离预警(LDW)
15. 右侧大车盲区自行车检测
.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