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破深水区:ToB大客户销售实战专栏》· 第二阶段:破局——深度互动与价值构建(第6期)
当采购说“你们价格太高”时,他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引言:那一场令人沮丧的价格谈判
我们先来复盘一个大家可能都经历过的场景: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你刚刚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技术方案讲解,业务部门频频点头(我们第四期的战果),技术负责人也投来认可的目光(第五期的战果)。这时,采购部的李经理扶了扶眼镜,翻动着你的报价单,抛出了那个预料之中、却依然让人心头一紧的问题:
“你们的方案不错,但价格比竞争对手高了将近30%。如果无法做到市场最低价,我们很难推进。”
一瞬间,你所有的技术优势、业务价值仿佛都被这一个数字否定了。你试图解释:“李经理,我们的产品品质更好,服务更全……”但你知道,在采购那套严格的比价体系面前,这些话语显得如此苍白。
这个场景的本质,不是你的产品没有价值,而是你的价值没有被翻译成采购部门能听懂、能考核、能为之承担责任的“硬通货”。
在前五期,我们依次破解了决策迷宫、发展了内部教练、实现了价值破冰、挖掘了业务真需求,并成功将技术把关人转化为同盟军。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关键的临门一脚环节——采购(The Procurement)。
他们手握流程的生杀大权,是价格谈判的主角,也常常是销售眼中那只“拦路虎”。但今天,我想邀请你换一个视角:采购,不是我们要“战胜”的对手,而是我们需要“赋能”的关键用户。
穿越采购迷雾,关键在于理解他们的游戏规则,并用他们的语言,讲好你的价值故事。
一、 解构采购:他们究竟在为什么而工作?
要说服采购,首先要像理解业务和技术一样,深刻理解采购的处境。他们的核心诉求,远不止“最低价”三个字这么简单。
在大型企业,尤其是央国企中,采购部门负责人至少承担着四重角色:

采购部门的四重角色
1.1 成本守护者(The Cost Guardian)
- 表层KPI:降价幅度、成本节约率、预算符合度。
- 深层动机:为公司节约真金白银,这是他们最显性的业绩。但聪明的采购追求的不是“绝对最低价”,而是“最优性价比”,因为他们同样要为自己采购的长期结果负责。
1.2 流程捍卫者(The Process Defender)
- 表层KPI:采购流程100%合规、招标文件无瑕疵、审计无风险。
- 深层动机:在央国企和上市公司,“合规”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2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