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读物阅读笔记系列 - 拉马钱德兰《脑中魅影》- 1.初识大脑

本文介绍了一些因大脑特定区域受损而引发的罕见病症案例,如颞叶癫痫导致的与上帝对话幻觉、中风后的不可抑制的大笑直至死亡等。通过了解这些病症,我们可以一窥大脑的奥秘。文章还介绍了大脑的基本结构,包括大脑半球的不同区域及其各自的功能。

Part 1. 他们是疯了么?

一名男子从青春期开始患有颞叶癫痫,此后声称自己 “能够与上帝交谈”;

一位运动员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一条臂膀,但是他感到自己仍然存在一条“幽灵臂膀”,他可以肆意挥舞这只隐形的手臂,触摸东西,甚至当他“握住”一个咖啡杯时,如果有人突然拿走这个杯子,他会痛得直叫“哎呀你拽到我的指头了!”;

一名护士不仅视野中存在很大范围的盲点,而且还能看到卡通人物出现她的面前,“看,这有一只兔八哥”;

一位女士因为中风而左半身瘫痪,但她却坚称自己的左臂可以灵活使用;

还有一位女士得了另一种中风,她不可自制得笑了一整天,最后真的笑死了;

还有一位年轻朋友,同样在一次车祸中头部严重受伤,康复后却坚信自己的父母被调包了。虽然他面前的两位老人与自己的父母非常相像,可这张脸却让他觉得古怪和陌生;

还有一位老太太中风后伤到了右侧大脑,从此她眼中的世界只有右半侧,左侧的视野一片虚无

。。。。。。

 

这些骇人听闻的病症都是真实存在的,乍一听也许你会觉得他们像是得了精神病,应该去看精神病医生,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他们都是因为损伤了大脑的特定部位,由此引发了古怪却具有高度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但是在其他日常生活中仍然神智清醒,与我们一样正常。

针对这些病例,医生们往往会把他们归于奇闻异事(anecdote,哈哈终于用上这个词),归档后想办法缓解症状乃至使病人康复;而精神病学家们则会想出一些专门的理论进行解释,例如这些古怪的行为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微笑.jpg);但对于像作者这样的脑科学家们(也包括本人,嗯),这些病例无疑是走进大脑功能奥秘的敲门砖,可以使我们一窥大脑的工作机制。

在进一步揭示这些神奇病例的成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大脑的解剖结构,打开我们的头颅里,看看里面这一坨像豆腐脑一样的物体。

 

Part 2. 初识大脑结构

人们常说:“人脑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物质组织形式”,这话有些cliche,但也不假。

不足400平方厘米的空间内存在100兆以上的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又有一个细胞体和数万根细小的分支(树突),它们从其他的神经元那里接收信息;此外每个神经元还有一根主轴突,它则负责将信息传出去。不要小看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大脑中一小块沙粒大小的组织就i包含了10万个神经元,200万根轴突和1兆个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接触的地方),简单的用数学排列组合想象一下,每一个组合就是一种脑状态数,由此产生了大脑复杂的工作机制。

大脑半球表面呈现不同的沟或裂。沟、裂之间隆起的部分叫脑回。大脑半球借沟和裂分为5叶:即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和脑岛。

人体功能在大脑皮层上有定位关系,如感觉区、运动区等在大脑皮质上都有对应位置。实现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和调节躯体运动等功能。人类有语言和思维,中枢偏于皮质左侧,称为优势半球。如果这些中枢受损将产生与语言有关的症,如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运动性失语症,虽然与发音有关的肌肉未瘫痪,患者却不能说话;若视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失写症,虽然手部及其他运动功能仍然正常,但不能做书写绘画等精细运动;若听性觉语言中枢损害可患感觉性失语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理解所讲的内容。右侧半球也有特殊的重要功能,如对空间的辨认,深度知觉、触觉、音乐欣赏等。人类左侧半球在语词活动功能上占优势,右侧半球在非语词认识功能上占优势,但也并非绝对,即左侧半球也有一定的非语词性认识功能,右侧半球也有一定的语词活动功能。近年来的研究指出,大脑两半球具有机能不对称性。(摘自百度百科)

结语:

大脑真是一个奥妙的存在,既然它对我们的日常健康生活如此重要,那么读者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哦!大脑发生损伤常见于中风或外伤患者,也许中风不可避免,但是车祸可是可以避免的哦。

北京市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

 

基于51单片机,实现对直流电机的调速、测速以及正反转控制。项目包含完整的仿真文件、源程序、原理图和PCB设计文件,适合学习和实践51单片机在电机控制方面的应用。 功能特点 调速控制:通过按键调整PWM占空比,实现电机的速度调节。 测速功能:采用霍尔传感器非接触式测速,实时显示电机转速。 正反转控制:通过按键切换电机的正转和反转状态。 LCD显示:使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当前的转速和PWM占空比。 硬件组成 主控制器:STC89C51/52单片机(与AT89S51/52、AT89C51/52通用)。 测速传感器:霍尔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测速。 显示模块:LCD1602液晶显示屏,显示转速和占空比。 电机驱动:采用双H桥电路,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和调速。 软件设计 编程语言:C语言。 开发环境:Keil uVision。 仿真工具:Proteus。 使用说明 液晶屏显示: 第一行显示电机转速(单位:转/分)。 第二行显示PWM占空比(0~100%)。 按键功能: 1键:加速键,短按占空比加1,长按连续加。 2键:减速键,短按占空比减1,长按连续减。 3键:反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反转。 4键:正转切换键,按下后电机正转。 5键:开始暂停键,按一下开始,再按一下暂停。 注意事项 磁铁和霍尔元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mm左右,过近可能会在电机转动时碰到霍尔元件,过远则可能导致霍尔元件无法检测到磁铁。 资源文件 仿真文件:Proteus仿真文件,用于模拟电机控制系统的运行。 源程序:Keil uVision项目文件,包含完整的C语言源代码。 原理图:电路设计原理图,详细展示了各模块的连接方式。 PCB设计:PCB布局文件,可用于实际电路板的制作。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进行了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的设计与仿真验证。通过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该无人机能够实现全向力矢量控制,从而具备更强的姿态调节能力和六自由度全驱动特性,克服传统四旋翼欠驱动限制。研究内容涵盖动力学建模、控制系统设计(如PID、MPC等)、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仿真验证,并可能涉及轨迹跟踪、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机动性与控制精度。;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能力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研究先进无人机控制算法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深入理解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方法;②掌握基于Matlab/Simulink的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流程;③复现硕士论文级别的研究成果,为科研项目或学术论文提供技术支持与参考。;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建模推导过程与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扩展研究不同控制算法的性能对比,以深化对全驱动系统控制机制的理解。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