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家庭数据隐私与类型分析
1 智能互联家庭系统数据流程与隐私政策概述
智能互联家庭系统的数据通常最初由用户(通常是住户)发起交互并产生流动。这些数据首先被智能家居设备接收(收集),然后由软件服务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可用于向用户发送通知(传播和展示),或者改变环境参数,如温度。
虽然法律未强制要求,但公司,特别是美国的公司,需要公布其数据处理做法的通知,尤其是关于隐私管理程序的内容。美国的监管机构,如数据保护当局或联邦贸易委员会,会利用公司的隐私政策来评估和确保其合规性。过去,隐私政策主要针对基于网络的系统,如今随着新法规的出台,如欧洲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隐私政策对于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如智能互联家庭,也变得至关重要,这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限制数据处理的权利。
隐私政策旨在回答一些重要问题,如收集了哪些数据、数据用于何种目的以及与谁共享数据等。从抽象层面看,政策要求可正式表示为 ,具体含义如下:
- S:政策范围,可能涵盖智能设备、用户交互的网页、移动应用等服务,取值为 {device, website, service, all}。
- Ac:数据共享的参与者集合,通常是服务提供商。
- A:对数据执行的操作集合,对应数据流程中的交互、收集、传播、展示。
- D:执行操作的数据元素集合,代表智能家居环境的数据。
- P: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收集和使用原因集合。
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关注 S = {all} 且 A = {collection} 时的 D,因为这是智能家居设备接收用户数据的第一个逻辑阶段,可能是住户隐私泄露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