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Datacom实验日志(五)——生成树基础实验

文章详细介绍了在S5700交换机上进行生成树协议(STP和RSTP)实验,包括实验组网拓扑的搭建、设备参数配置(如桥优先级、根端口和边缘端口)、工作模式的修改以及状态监控。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了如何使S1成为根桥,S2成为备份根桥,以及如何调整S4的端口角色和配置RSTP。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录

5 生成树基础实验

5.1 实验组网拓扑

5.2 实验任务配置

5.2.1 实验环境搭建

5.2.2 设备基础配置

5.2.3 修改设备参数,使得S1成为根桥,S2成为备份根桥

5.2.4 修改设备参数,使得S4的GigabitEthernet0/0/2接口成为根端口

5.2.5 修改当前生成树工作模式为RSTP

5.2.6 配置边缘端口

5.3 知识补充


5 生成树基础实验

5.1 实验组网拓扑

5.2 实验任务配置

5.2.1 实验环境搭建

本次实验四个交换机型号均选择S5700,对照拓扑图连接端口

修改各个设备名称(针对《HCIA-Datacom实验室搭建指南V1.0》所描述的环境,需要关闭S1与S2之间的GigabitEthernet0/0/12接口)

5.2.2 设备基础配置

1.配置设备运行STP功能

#S1的CLI上进行全局使能STP功能  [system-view] stp enable(此命令可不操作)

stp enable:使能交换设备或端口上的STP/RSTP/MSTP功能。缺省情况下,交换设备上的

STP/RSTP/MSTP功能处于启用状态。

2.修改当前生成树工作模式为STP,S1-S4均需修改  stp mode stp

stp mode{ mstp | rstp | stp}:配置交换设备的生成树协议工作模式。缺省情况下,设备的生成树协议工作模式为MSTP模式。当前设备的生成树模式已经被修改为STP。

3.查看生成树的状态  display stp

ctrl + c 可以暂停显示内容,停止当前功能执行

CIST Bridge

CIST桥ID。

  • 前16位是交换设备在CIST中的优先级。
  • 后48位是本交换设备的MAC地址。
Config Times

手工配置的桥协议信息中的时间值:

  • Hello:BPDU发送的周期。

  • MaxAge:BPDU的最大生存期。

  • FwDly:端口状态迁移的延时时间。

  • MaxHop:MST域的最大跳数。

Active Times 

实际使用的桥协议信息中的时间值:

  • Hello:BPDU发送的周期。

  • MaxAge:BPDU的最大生存期。

  • FwDly:端口状态迁移的延时时间。

  • MaxHop:MST域的最大跳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