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中的模式识别:进展与新框架
在现代生物学领域,高通量测量设备让生命科学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集数据。为了理解这些数据,计算生物学家和系统生物学家构建了许多依赖模式识别技术的定量模型。然而,由于数据量巨大、背景信息复杂、测量噪声以及数据类型多样等问题,模式识别技术的应用面临着诸多挑战。
模式识别在生物信息学会议的发展
为了应对这些生物信息学挑战,自2006年起,在国际模式识别协会(IAPR)的支持下,模式识别在生物信息学(PRIB)会议系列应运而生,旨在促进关于如何发展和扩展模式识别以支持生命科学的思想交流。2011年11月2 - 4日,第六届PRIB会议在荷兰代尔夫特举行。此次会议共收到35篇论文投稿,经过程序委员会的同行评审,最终有29篇论文被选中发表。这些论文展示了模式识别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广泛应用,涵盖了处理传统模式识别问题的新算法,如(双)聚类、分类和特征选择;将(新)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推断和分析生物网络;以及对特定问题的研究,如生物图像分析和序列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多位知名学者进行演讲。
会议组织与支持
会议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众多人员和机构的支持。在此,我们要感谢所有参会者,特别是为会议论文集做出贡献的作者们。同时,我们非常感激IAPR技术委员会20和PRIB指导委员会的支持。程序委员会成员在评估投稿和确定最终会议议程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帮助。EasyChair平台在处理投稿、评审、决策和接收论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共同组织者以及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模式识别与生物信息学小组的成员在会议前后提供了协助,荷兰生物信息学中心和欧盟PASCAL2卓越网络提供了资金支持。最后,Saskia Peters在会议的管理和当地安排方面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