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模原理以及利用内模原理的简易控制器设计

内模原理详解

  1. 基本定义
    内模原理(Internal Model Principle, IMP)由Francis和Wonham于1975年提出,其核心思想可概括为:

“控制器必须包含外部信号的动力学模型,才能实现对信号的完全跟踪或扰动抑制。”


  1. 数学表述
    考虑闭环系统:
    { x˙=Ax+Bu+Edy=Cx \begin{cases} \dot{x} = Ax + Bu + Ed \\ y = Cx \end{cases} { x˙=Ax+Bu+Edy=Cx
    其中 ddd 为扰动,uuu 为控制输入。

若扰动 ddd 由某动态系统生成(例如 d(t)=Dwwd(t) = D_w wd(t)=Dww, w˙=Sww\dot{w} = S_w ww˙=Sww),则控制器需包含 SwS_wSw 的模型才能完全抑制 ddd 的影响。

  • 关键定理
    设扰动/参考信号由以下系统生成:
    w˙=Sw,d=Dw \dot{w} = S w, \quad d = D w w˙=Sw,d=Dw
    则闭环系统能完全抑制扰动 ddd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控制器传递函数 C(s)C(s)C(s) 包含 SSS 的模型(即 C(s)C(s)C(s) 的极点包含 SSS 的特征值)

  • 内模原理的核心要求 :

    内模原理指出:若控制器中包含外部信号(参考信号或扰动)的生成模型,则闭环系统可以实现对这些信号的渐进跟踪或完全抑制。例如:

    • 跟踪阶跃信号 → 控制器需包含积分器(1/s)
    • 抑制正弦扰动 → 控制器需包含对应频率的谐振器(如 1/(s2+ω2)1/(s^2 + ω^2)1/(s2+ω2)

  1. 典型应用场景
信号类型 信号生成模型 控制器需植入的内模
阶跃信号 1s\frac{1}{s}s1 积分器(PI控制中的I项)
斜坡信号 1s2\frac{1}{s^2}s21 双重积分器
正弦信号(频率ω) ωs2+ω2\frac{ω}{s^2+ω^2}s2+ω2ω 谐振控制器(如PR控制)
  1. PI控制器的结构分析
    PI控制器的传递函数为:
    C(s)=Kp+Kis C(s) = K_p + \frac{K_i}{s} C(s)=Kp+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达瓦里航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