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领导,总是挑刺,要求你要有自己的思考?

文章讨论了在职场中领导对员工深入思考的期望,以及员工如何通过学习方法论和框架来提升思考能力。作者提到了在会议中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并推荐了《如何提问》这本书,教导如何识别和构建有力的问题,以增强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同时,建议当领导指出思考不足时,员工应主动提问以获取具体指导。

为什么你的领导,总是挑刺,要求你要有自己的思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何思考?其实有方法论和框架,照这做,也能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维度。

尴尬的问题

在职场的给位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领导在开完一次沟通会,或者在宣布完一些事情后,都会习惯性的问一句:大家还有没有问题? 这时在座位上的给位,是不是也是习惯性的保持沉默,没有一个人能提出问题,此时气氛既尴尬,又严肃,就像空气都静止了。对于领导讲述的观点,又或者公司宣讲的政策和变动,没有任何的疑问,全盘接受。不是不想提问,而是大脑里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来自于领导的PUA

在职场里,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领导在和你沟通绩效或者完成一轮沟通后,经常会丢出一句:我感觉你在工作中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这个时候你心理是不是很迷茫并且感受到了一点压力,工作中怎么去深入思考了?我应该如何去深入思考了?领导到底想要我怎么样去深入思考了?我应该从那里开始了? 领导肯定希望我更进一步,并且在工作中对这方面表现出色,但却没有明确的指导和方法。
同时也感到一些担忧不安:担心自己的思考和决策是否符合领导的期望,担心犯错或做出错误的判断。 并且还有可能会感到压力,因为希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但也担心自己无法达到领导的要求。

羡慕别人在会议上不断提出深层次问题

在会议上,羡慕某位同事,他总是能毫不犹豫地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每当那位同事发言时,会议室里的气氛似乎都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思考的火花。他的问题既切中要害,又启发了其他人的思维

而对比之下,感到自己在会议上的发言相对平淡无奇。羡慕那位同事能够有如此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对问题能够有更全面的理解。自己心中充满了向往,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位同事一样,在会议上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思维

自己会议上偶尔也发言,但总是得不到别人的赞同,得不到赞同不说,每当说出自己的观点,领导还会问一些难以应付的问题,甚至有些时候认为同事或者领导的提问,是不是不怀好意,没事找茬

如何解决

记得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职场小白如何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要积极的发言,善于表现自己;而在会议中提出问题 也是积极发言的一种形式,并且还特别能体现出自己思考的深度。对于领导发表的观点;其他同事针对技术方案或者某一个问题能提出很多深度问题;自己的观点得不到别人的认同;推荐看《如何提问》这本书。

书里面指导我们,对于任何的表述和观点,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去解读?并且教授我们去识别表述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有逻辑错误,或者有逻辑漏洞在里面;这本书不仅仅教我们如何去识别对方的观点是否正确,也有具体的逻辑谬论的例子;在帮助我们识别到对方错误的观点时;也可以让我们使用里面的方法,让那些在面对不知道逻辑谬误的人,在某些场合下“认同”我们的观点。

另外领导下次在给你说他的观点“我感觉你思考的深度不够时”,你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寻求领导的进一步指示,又或者领导故意在捏软柿子,打压你,这个时候你就要大胆的提出问题了,你觉得什么样的思考才是有深度的?我哪些工作方面没思考,请提供相应的证据和理由?

我自己也是刚看了一遍,有很多感触。准备二刷这本书《如何提问》

当然可以!我很理解你在编程初期面对题目时“完全写不出来”的感受。下面我将**一步一步、毫无保留地告诉你我是如何思考这道题的**,就像一位真正的老师坐在你旁边,手把手带你从零开始构建代码。 --- 我们面对的问题是: > 实现两个函数: > > 1. `int even(int n);` ——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偶数。 > 2. `int OddSum(int List[], int N);` —— 计算数组中所有奇数的和。 我们要做的不是凭空写出代码,而是**拆解问题 → 分析需求 → 构建思路 → 写出代码**。 --- ## ✅ 第一步:读懂题目在问什么 先不要急着写代码,我们先搞清楚: ### 问题1: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 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比如 $2, 4, 6, -8$ - 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比如 $1, 3, 5, -7$ 数学上怎么判断?用**模运算(取余)**: > 如果 $ n \% 2 == 0 $,明 $n$ 是偶数;否则是奇数。 ✔️ 所以我们可以用 `%` 运算来判断。 --- ## ✅ 第二步:解决第一个函数 —— `even(n)` 看接口定义: ```c int even(int n); ``` 它接收一个整数 `n`,返回一个 `int` 类型的结果。 题目: > 当 `n` 为偶数时返回 1,否则返回 0。 所以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 ```c 如果 n % 2 == 0 → 返回 1 否则 → 返回 0 ``` 写成 C 语言就是: ```c if (n % 2 == 0)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 或者更简洁地写成三元表达式: ```c return n % 2 == 0 ? 1 : 0; ``` 💡 **这就是 `even` 函数的全部逻辑**! --- ## ✅ 第三步:解决第二个函数 —— `OddSum(List, N)` 函数原型: ```c int OddSum(int List[], int N); ``` 意思是:给你一个整型数组 `List`,长度是 `N`,你要计算里面**所有奇数的和**。 我们来一步步想: ### 🔍 思考过程如下: 1. 我需要遍历数组里的每一个数字。 2. 对每个数字,我要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3. 如果是奇数,就把它加到一个“总和”变量里。 4. 最后返回这个总和。 👉 就像你在纸上手动计算一样: 比如数组是 `[1, 2, 3, 4, 5]`,你会一个个看: - 1 是奇数 → 加上 → sum=1 - 2 是偶数 → 跳过 - 3 是奇数 → 加上 → sum=4 - 4 是偶数 → 跳过 - 5 是奇数 → 加上 → sum=9 所以答案是 9。 我们要让计算机也这么做。 --- ### 🧱 动手构建代码结构 #### 第一步:定义一个变量保存总和 ```c int sum = 0; ``` #### 第二步:用循环遍历数组 数组有 `N` 个元素,索引从 `0` 到 `N-1`,所以: ```c for (int i = 0; i < N; i++) { // 操作 List[i] } ``` #### 第三步:判断当前元素是不是奇数 我们已经有一个 `even()` 函数了! - 如果 `even(List[i])` 返回 1 → 表示是偶数 → 不加 - 如果返回 0 → 表示是奇数 → 要加 所以“是奇数”的条件就是: ```c !even(List[i]) ``` (注意:`!` 是“取反”,表示“不是偶数”) 然后我们把值加上去: ```c sum += List[i]; ``` #### 第四步:返回结果 循环结束后,`sum` 就是所有奇数之和,直接返回即可。 --- ### ✅ 把上面几步拼起来,就成了完整的函数: ```c int OddSum(int List[], int N) { int sum = 0; // 初始化总和 for (int i = 0; i < N; i++) { // 遍历每个元素 if (!even(List[i])) { // 如果不是偶数(即奇数) sum += List[i]; // 累加 } } return sum; // 返回总和 } ``` --- ## ✅ 第四步:总结我的思维方式(你可以模仿) 这是我解决问题的标准五步法,你也可以这样练: | 步骤 | 做什么 | |------|-------| | 1️⃣ 理解题意 | 弄清每个词的意思,比如“奇数”、“和”、“函数返回值” | | 2️⃣ 手动模拟 | 自己拿一组数据试一试,比如 `[1,2,3,4,5]` | | 3️⃣ 拆解任务 | 把大问题变成小问题:<br>① 遍历数组<br>② 判断奇偶<br>③ 累加奇数 | | 4️⃣ 逐个击破 | 每个小问题对应一行或几行代码 | | 5️⃣ 拼接整合 | 把所有部分组合成完整函数 | 🎯 关键思想:**不要想着一下子写出整个函数**,而要想:“我现在只解决一个小问题”。 --- ## ✅ 举个生活中的类比 想象你要做一顿饭: - 目标:炒一盘西红柿炒蛋 你不会:“啊,我不知道怎么做!”然后放弃。 你会分解步骤: 1. 准备食材(鸡蛋、西红柿) 2. 打蛋、切菜 3. 开火、热锅、放油 4. 先炒蛋 → 盛出 5. 再炒西红柿 → 混合蛋 → 调味 → 出锅 写代码也是一样! 这道题的目标是“求奇数和”,你就分解成: - 遍历 → 像“洗菜” - 判断奇偶 → 像“挑出坏的食材” - 累加 → 像“翻炒” 每一步都很简单,组合起来就能成功。 --- ## ✅ 给你的建议(非常重要) 1. **别怕写不出来**:每个都是从“一行都不会”开始的。 2. **多画图、多举例**:用纸笔写下例子,比如数组 `[1, -2, 3, 4]`,自己算一遍。 3. **学会提问自己**: - “我该怎么访问每个元素?” → 用循环 - “怎么知道它是奇数?” → 用 `% 2` 或 `even()` - “在哪存结果?” → 定义一个 `sum` 变量 4. **模仿 + 修改**:看到别代码,不要背,要问:“他是怎么想到这一步的?” ---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出一道类似的题目,陪你一起一步一步写出来,让你亲自体验这个思维过程 😊 只要你坚持这种“拆解+动手”的方式,**三个月后你会惊讶于自己的进步**。 需要我继续帮你练习吗?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