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标记

博客介绍了如何使用差分标记来优化区间加上平方数序列的操作。通过数学推导,证明可以先加上{1, 3, 6, 10…}再减去{1, 2, 3, 4…}实现目标,这样每次操作的复杂度降低为常数。对于多组操作,可以积累差分标记,最后一次性计算前缀和,提高效率。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处理其他形式的高阶多项式区间操作。" 74783286,6980935,LaTeX数学符号速查指南,"['LaTex', '数学公式', '排版', '技术写作']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次数a1a1a2a2a3a3a4a4a5a5通项
零次11111an=1an=1
一次12345an=nan=n
二次1361015an=n(n+1)2an=n(n+1)2
三次14102035an=n(n+1)(n+2)6an=n(n+1)(n+2)6
….

要将区间加上一个1, 4, 9, 16…即平方数序列, 每次直接操作的复杂度都是区间长度, 如果有很多次这样的操作, 就必须利用差分标记了
因为
n2=2n(n+1)2nn2=2n(n+1)2−n
所以可以用差分标记, 加上两次{1, 3, 6, 10…}, 变成{2, 6, 12, 20…}, 再减去{1, 2, 3, 4…}, 变成{1, 4, 9, 16…}
如果有多组操作, 可以用差分标记, 将所有操作标记起来, 最后只需要计算常数次前缀和就好了
如果要加上其他形式的高阶多项式, 也可以由上面的若干个通项组成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const int maxn = 1e6+100;
ll a[maxn];
ll op, l, r, x;
int n;
ll add[3][maxn];

void show()
{
    for(int i=1; i<=n; ++i) cout << a[i] << " ";
    cout << endl;
}
void cal()
{
    for(int i=1; i<=3; ++i)
    {
        for(int j=0; j<i; ++j)
        {
            for(int k=2; k<=n; ++k)
            {
                add[i-1][k] += add[i-1][k-1];
            }
        }
    }
    for(int i=1; i<=n; ++i) 
    {
        for(int j=0; j<3; ++j) a[i] += add[j][i];
    }
}
void add_0(ll l, ll r, ll x)//x
{
    add[0][l] += x;
    add[0][r+1] -= x;
}
void add_1(ll l, ll r, ll x)//nx
{
    int n = (r-l+1);
    add[1][l] += x;
    add[1][r+1] -= x;
    add[1][r+1] -= x*n;
    add[1][r+2] += x*n;
}
void add_2(ll l, ll r, ll x)//n*(n+1)/2*x
{
    int n = (r-l+1);
    add[2][l] += x;
    add[2][r+1] -= x;
    add[2][r+1] -= x*n;
    add[2][r+2] += x*n;
    add[2][r+1] -= x*n*(n+1)/2;
    add[2][r+2] += x*n*(n+1)/2;
    add[2][r+2] += x*n*(n+1)/2;
    add[2][r+3] -= x*n*(n+1)/2; 
}
int main()
{
    // cin >> n;
    n = 20;
    add_2(1, 10, 2);
    add_1(1, 10, -1);
    cal();
    show();

    return 0;
}
### 差分标记组的概念 差分标记组是一种基于组的据结构,通常用于高效处理区间修改和查询操作。它的核心思想是对原始组构建一个辅助组(即差分组),通过这个辅助组来快速完成某些特定的操作。 #### 基本原理 差分标记组的核心在于利用差分的思想简化计算过程。对于给定的一个长度为 \(n\) 的组 \(arr[]\) ,可以定义其对应的差分组 \(diff[]\) 如下: \[ diff[i] = arr[i] - arr[i-1], \text{其中 } i=1,2,...,n; \] 这里约定 \(arr[-1]=0\) 。因此, \[ diff[0] = arr[0]. \] 这种转换使得对原组的连续区间的加减操作可以通过仅改变差分组中的两个位置上的值来实现[^4]。 #### 实现方法 以下是差分标记组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其应用场景的例子。 ##### 构建差分组 首先初始化差分组 `diff` 与输入组相同大小,并设置初始条件: ```python def build_diff_array(original_arr): n = len(original_arr) diff = [0] * n diff[0] = original_arr[0] for i in range(1, n): diff[i] = original_arr[i] - original_arr[i-1] return diff ``` ##### 应用场景——区间增加 假设我们需要将 `[l,r]` 范围内的所有元素都加上某个常值 `val` 。我们只需要调整差分组对应的位置即可: ```python def increment_interval(diff, l, r, val): diff[l] += val if r + 1 < len(diff): diff[r+1] -= val ``` 注意这里的边界条件:如果右端点已经是最后一个元素,则无需再做额外的变化。 ##### 还原原始组 当完成了所有的增量操作之后,我们可以依据更新后的差分组重新恢复原来的组状态: ```python def restore_original_array(diff): restored = [0]*len(diff) restored[0] = diff[0] for i in range(1, len(diff)): restored[i] = restored[i-1] + diff[i] return restored ``` 以上就是完整的差分标记组的创建、应用以及还原的过程描述[^5]。 ### 结合其他据结构优化性能 虽然上述实现了基本功能,但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因素比如大规模据集下的效率问题等。此时就可以引入更高级别的据结构如树状组或者线段树来进行进一步优化。例如,在动态维护频繁变化的大规模序列时,采用 **树状组** 或者 **线段树** 可以显著提升程序运行速度并降低内存消耗[^6]。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