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edboard--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 ||||
作者:肖志远 文章来源:肖志远 点击数:1406 更新时间:2014-2-25 ![]() | ||||
终究还是要面对嵌入式系统的移植的!!!本文是陆书在自己电脑上的实现。 关于zedboard的系统开发(这里不考虑zedboard裸奔的情况了)可能会遇到下面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来之http://blog.youkuaiyun.com/xzyiverson <一>使用提供的Demo系统来进行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开发 应用程序开发: 需要安装交叉编译环境,另外要用到Opencv或者qt的话,在板子上要移植,这些都在前面的实验上已经做好了。 驱动程序开发: 这里主要是为自定义的ip核(PL)编写linux驱动的问题,包括两个问题,一是在pc下运行该驱动程序,一是在zedboard下运行该驱动程序。 pc机下驱动编写:这个虚拟机已经试过了,不需要搭建其他的环境。 zedboard下驱动编写:如运行在zedboard下的helloworld驱动。参见http://blog.youkuaiyun.com/xzyiverson/article/details/12783037
<二>构建自己的嵌入式Linux系统 以下需要的文件都可以在书中的光盘里面找到。 1.搭建系统环境(前面文章已经好了) http://blog.youkuaiyun.com/xzyiverson/article/details/11264417 2编译u-boot 2.1下载和解压u-boot源码 2.2配置u-boot 进入源码目录,make zynq_zed_config 2.3编译u-boot 这里我就郁闷了,书上说要建立软链接,我没有建立也能成功,如果你需要建立的话,那么你就按书上的建立,不过书上写反了: 应该是:ln -s arm-xilinx-linux-gnueabi-gcc arm-linux-gcc ......... 编译:make
编译成功后可以看到生成了u-boot,我们执行mv ./u-boot ./u-boot.elf,这样就成功生成了u-boot。elf文件,这个文件就熟悉了,和前面的.bit和fsbl工程生成的fsbl.elf可以共同生成BOOT.BIN。 3编译内核和设备树 3.1下载解压内核源码 3.2配置内核源码 进入源码目录 make ARCH=arm digilent_zed_defconfig
3.3编译Linux内核 make ARCH=arm 编译成功后,在arch/arm/boot下生成了zImage文件
3.4编译设备树 zedboard的默认设备树源文件digilent-zed.dts(在内核源码目录的arch/arm/boot/dts下) 修改源文件:vim digilent-zed.dts 修改在16行的代码(书上有,不敲上去了)
然后我们进入内核目录下的scripts/dtc路径下的设备树的编译器,使用dtc工具,生成dtb文件。 ./dtc -I dts -O dtb -o ./devicetreee.dtb /opt/zedboard/kernel/linux..arch/arm/boot/dts/digilent-zed.dts 说明 ./devicetreee.dtb 生成的文件 /opt/zedboard/kernel/linux..arch/arm/boot/dts/digilent-zed.dts 为源文件
4制作根文件系统 4.1编译BusyBox 4.1.1下载和解压源码 4.1.2配置BusyBox(使用默认配置)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defconfig 修改安装目录:这里强烈推荐和后面的Dropbear安装到同一个目录下,我第一次没有安装到同一个目录下,有一点麻烦。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menuconfig
安装: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xilinx-linux-gnueabi- install 安装完成后,在/opt/zedboard/devel/_rootfs/下可以看到:
4.2编译Dropbear 4.2.1下载和解压源码 4.2.2配置(注意“ CFLAGS”这里一定要有一个空格,血的教训。) 进入源码目录
4.2.3编译 make PROGRAMS="dropbear dbclient dropbearkey dropbearconvert scp"MULTI=1 strip 注意书上少了dropbearconvert 4.2.4安装 make install 4.2.5建立软连接 cd /opt/zedboard/devel/_rootfs/usr/bin/ ln -s ../../sbin/dropbear ./scp 4.3工具链动态库与应用的设置 4.3.1建立目录 cd /opt/zedboard/devel/_rootfs/ mkdir lib 4.3.2拷贝文件 将交叉编译环境库拷贝到这个目录下 cp /root/CodeSourcery/Sourcery_CodeBench_Lite_for_Xilinx_GNU_Linux/ arm-xilinx-linux-gnueabi/libc/lib/* lib -r cp /root/CodeSourcery/Sourcery_CodeBench_Lite_for_Xilinx_GNU_Linux/ arm-xilinx-linux-gnueabi/libc/sbin/* sbin/ -r 4.4目录的创建与配置 首先:创建目录结构:在_rootfs目录下: mkdir dev etc etc/dropbear etc/init.d mnt opt proc root sys tmp var var/log var/www 然后进入etc目录,创建许多的配置文件 vim fstab
vim inittab
vim passwd
vim init.d/rcS
设置用户权限:chmod 755 etc/init.d/rcS chown root:root etc/init.d/rcS 4.5制作ramdisk镜像文件 制作镜像文件
挂载,将_rootfs的所有内容复制到该镜像中
最后一步;将zImage,BOOT.BIN(暂时用别的先替一下,因为这次我们生成的是elf文件),devicetree.dtb必须改名为devicetree_ramdisk.dtb,ramdisk8M.image.gz拷贝到sd卡中,可以看到启动信息:和之前的系统有一些差别。 |
zedboard 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3-02-28 21:55:27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