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设计方法(了解了两种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
1).等价类划分。
等价类划分主要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输入为数值型的情况:
1.在输入条件规定的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如[10,20],则X 取有效等价类为 10<=X<=20 , 无效等价类X>10,X<20)
2.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中(假定有n个值),并且程序要对每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以确定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如X 只能输入{1,2,3,4,5},X的有效值为 1,2,3,4,5,无效值为非{1,2,3,4,5}的数)
3.在规定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以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
(如X 取值只能为4位数字,那X的 有效等价类 为 4位数字,无效等价为 小于4位数字、大于4个数字、4位小数、4位符号等 )
4.在确定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将该等价类进一步地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2).边界值。
边界值方法也是适用于单个输入条件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果输入条件给出值的范围,则应该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如取值为(0,6),则输入数据为 0、-0.1和6、6.5)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大个数多1格、比最小个数少1个的数做为测试数据;
(如值入围(0,6),输入数据为6,0,7,-1)
3.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如有序表、顺序文件等),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如{1,2,3,4,5,6},输入数据1,6)
4.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