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3. 移除链表元素
1.题目描述: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和一个整数 val
,请你删除链表中所有满足 Node.val == val
的节点,并返回 新的头节点 。
2.实例:
示例 1:
输入:head = [1,2,6,3,4,5,6], val = 6 输出:[1,2,3,4,5]
示例 2:
输入:head = [], val = 1 输出:[]
示例 3:
输入:head = [7,7,7,7], val = 7 输出:[]
3.思路:
这里以链表 1 4 2 4 来举例,移除元素4。
如果使用C,C++编程语言的话,不要忘了还要从内存中删除这两个移除的节点, 清理节点内存之后如图:
当然如果使用java ,python的话就不用手动管理内存了。
还要说明一下,就算使用C++来做leetcode,如果移除一个节点之后,没有手动在内存中删除这个节点,leetcode依然也是可以通过的,只不过,内存使用的空间大一些而已,但建议依然要养成手动清理内存的习惯。
这种情况下的移除操作,就是让节点next指针直接指向下下一个节点就可以了,
那么因为单链表的特殊性,只能指向下一个节点,刚刚删除的是链表的中第二个,和第四个节点,那么如果删除的是头结点又该怎么办呢?
这里就涉及如下链表操作的两种方式:
- 直接使用原来的链表来进行删除操作。
- 设置一个虚拟头结点在进行删除操作。
4:代码: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moveElements(ListNode head, int val) {
while(head!=null && head.val==val) {
head = head.next;
}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curr!=null && curr.next !=null) {
if(curr.next.val == val){
curr.next = curr.next.next;
} else {
curr = curr.next;
}
}
return head;
}
}
二,707. 设计链表
1.题目描述:
你可以选择使用单链表或者双链表,设计并实现自己的链表。
单链表中的节点应该具备两个属性:val
和 next
。val
是当前节点的值,next
是指向下一个节点的指针/引用。
如果是双向链表,则还需要属性 prev
以指示链表中的上一个节点。假设链表中的所有节点下标从 0 开始。
实现 MyLinkedList
类:
MyLinkedList()
初始化MyLinkedList
对象。int get(int index)
获取链表中下标为index
的节点的值。如果下标无效,则返回-1
。void addAtHead(int val)
将一个值为val
的节点插入到链表中第一个元素之前。在插入完成后,新节点会成为链表的第一个节点。void addAtTail(int val)
将一个值为val
的节点追加到链表中作为链表的最后一个元素。void addAtIndex(int index, int val)
将一个值为val
的节点插入到链表中下标为index
的节点之前。如果index
等于链表的长度,那么该节点会被追加到链表的末尾。如果index
比长度更大,该节点将 不会插入 到链表中。void deleteAtIndex(int index)
如果下标有效,则删除链表中下标为index
的节点。
2.实例:
示例:
输入 ["MyLinkedList", "addAtHead", "addAtTail", "addAtIndex", "get", "deleteAtIndex", "get"] [[], [1], [3], [1, 2], [1], [1], [1]] 输出 [null, null, null, null, 2, null, 3] 解释 MyLinkedList myLinkedList = new MyLinkedList(); myLinkedList.addAtHead(1); myLinkedList.addAtTail(3); myLinkedList.addAtIndex(1, 2); // 链表变为 1->2->3 myLinkedList.get(1); // 返回 2 myLinkedList.deleteAtIndex(1); // 现在,链表变为 1->3 myLinkedList.get(1); // 返回 3
3.思路:
这道题目设计链表的五个接口:
- 获取链表第index个节点的数值
- 在链表的最前面插入一个节点
- 在链表的最后面插入一个节点
- 在链表第index个节点前面插入一个节点
- 删除链表的第index个节点
可以说这五个接口,已经覆盖了链表的常见操作,是练习链表操作非常好的一道题目
4:代码:
//单链表
class MyLinkedList {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val;
}
}
//size存储链表元素的个数
private int size;
//注意这里记录的是虚拟头结点
private ListNode head;
//初始化链表
public MyLinkedList() {
this.size = 0;
this.head = new ListNode(0);
}
//获取第index个节点的数值,注意index是从0开始的,第0个节点就是虚拟头结点
public int get(int index) {
//如果index非法,返回-1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return -1;
}
ListNode cur = head;
//第0个节点是虚拟头节点,所以查找第 index+1 个节点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cur = cur.next;
}
return cur.val;
}
public void addAtHead(int val) {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newNode.next = head.next;
head.next = newNode;
size++;
// 在链表最前面插入一个节点,等价于在第0个元素前添加
// addAtIndex(0, val);
}
public void addAtTail(int val) {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ListNode cur = head;
while (cur.next != null) {
cur = cur.next;
}
cur.next = newNode;
size++;
// 在链表的最后插入一个节点,等价于在(末尾+1)个元素前添加
// addAtIndex(size, val);
}
// 在第 index 个节点之前插入一个新节点,例如index为0,那么新插入的节点为链表的新头节点。
// 如果 index 等于链表的长度,则说明是新插入的节点为链表的尾结点
// 如果 index 大于链表的长度,则返回空
public void addAtIndex(int index, int val)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return;
}
//找到要插入节点的前驱
ListNode pre = head;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pre = pre.next;
}
ListNode newNode = new ListNode(val);
newNode.next = pre.next;
pre.next = newNode;
size++;
}
public void deleteAtIndex(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return;
}
//因为有虚拟头节点,所以不用对index=0的情况进行特殊处理
ListNode pre = head;
for (int i = 0; i < index ; i++) {
pre = pre.next;
}
pre.next = pre.next.next;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