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与代码健壮性:保障代码质量的多维度策略
1. 代码覆盖的误区
在软件开发中,很多人会认为高代码覆盖率就意味着代码的健壮性强,但这其实是一个误区。虽然追求高覆盖率本身没错,应该关注那些覆盖率极低的区域并改进相关测试,但高覆盖率并不等同于代码的高质量和高可维护性。
例如,曾有一个开始采用单元测试的代码库,其中有如下测试代码:
def test_foo_can_do_something():
foo = Thingamajiggy()
foo.doSomething()
assert foo is not None
def test_foo_parameterized_still_does_the_right_thing():
foo = Thingamajiggy(y=12)
foo.doSomethingElse(15)
assert foo is not None
这里大约有30个这样的测试,它们都有不错的命名,并且遵循AAA模式。然而,这些测试实际上毫无用处,它们只是确保没有抛出异常,却没有真正测试函数的实际功能。更糟糕的是,这些测试的行覆盖率达到了100%,分支覆盖率接近80%。这说明仅仅追求覆盖率是不够的,还需要确保测试能够真正验证代码的功能。
2. 变异测试:提升测试质量的利器
变异测试是应对代码覆盖误区的有效方法。在衡量测试的有效性时,变异测试使得编写无用、无意义的测试变得更加困难,同时还能消除代码中的变异体。它将覆盖率测量提升为更能准确预测代码健壮性的指标,虽然覆盖率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4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