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基础问题解析与代码实现
1. 量子密钥分发问题
1.1 密钥共享协议与分析
在量子密钥分发场景中,Alice 选择随机比特序列并随机挑选编码基,通过量子通道将状态发送给 Bob。Bob 同样随机选择测量基进行测量。之后,双方通过经典通道确认接收情况,Alice 透露编码基,Bob 告知基是否匹配,不匹配的测量结果会被舍弃。
假设 Eve 不进行窃听,且 Alice 使用两种编码基,那么 Alice 和 Bob 使用相同基的概率为 50%。在无窃听假设下,他们的比特串长度为 128 位。
若 Eve 试图猜测比特密钥,她必须选择正确的测量基,但在 Bob 测量且 Alice 与 Bob 通信前,她并不知道基的信息。所以,无论她选择何种基,猜对单个比特串的概率为 50%。若 Eve 在 Alice 发送比特时拦截并使用错误基测量,原始信息将丢失,Bob 在与 Alice 对比基时就能察觉。
对于 20 位的比特密钥,由于每个比特密钥相互独立,Eve 猜对所有密钥的概率为 $(0.5)^{20} \approx 10^{-6}$ ,即 0.0001%。由此可见,更长的比特串能降低 Eve 猜对密钥的概率。
1.2 密钥共享示例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密钥共享示例表格:
| Alice 的随机比特序列 | 0 | 0 | 1 | 1 | 0 | 1 | 1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Alice 的基 | Z | Z | Z | X | X | Z | X | Z |
| Alice 的极化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8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