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基础:从通用门集到实验实现
1. 通用门集
在量子计算中,通用门集是实现任意量子算法的基础。一个简单的通用门集可以是所有单量子比特操作和 CNOT 门的集合,也可以是所有双量子比特门的集合。这意味着,理论上我们不需要构建涉及大量量子比特的量子门。
数学上,有许多通用门集可以构建,但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架构,只有少数几种易于实现。而且,不同的门集可能导致量子比特和门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
下面是一些常见门集的检查点练习,需要判断它们是否为通用门集,即能否用这些门集中的门表示任何幺正操作:
- (a) {Pauli 门, CNOT}
- (b) {CNOT, Hadamard}
- (c) {CCNOT, Hadamard, Phase}
- (d) {旋转门, CNOT}
2. 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隐形传态是许多量子算法的关键协议,它允许将一个量子比特的状态转移到另一个量子比特,从而克服了第四章中讨论的不可克隆定理带来的复杂性。即使我们不能创建量子态的精确副本,也可以通过隐形传态转移该状态并销毁原始状态。这种传态通常是短距离的,例如在芯片上相邻量子比特之间传输信息,这避免了对量子比特之间全连接交互的设计需求。
原始的量子隐形传态协议由 Charles Bennett 在 1993 年提出,涉及两个参与方:Alice 和 Bob。假设 Alice 有一个单量子比特状态 $|\psi\rangle = \alpha |0\rangle + \beta |1\rangle$,并且 Alice 和 Bob 之间预先共享一个最大纠缠的 Bell 态 $|\Phi_{AB}\rang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3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