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编程中的互斥与并发对象详解
互斥相关内容
在多线程编程中,互斥是一个关键概念,它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共享资源,避免数据竞争和不一致的问题。
达到覆盖状态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互斥,我们来看一个达到覆盖状态的过程:
1. 起始于覆盖状态 :从LB的覆盖状态开始。
2. 运行系统至特定时刻 :运行系统,直到A即将写入LA。如果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就让A进入临界区,此时B可以覆盖其值,但LB中可能会留下A的痕迹。
3. 再次运行B :再次运行B,它会擦除LB中的痕迹,然后让其进入临界区并返回。如果重复这个模式两次以上,B必须回到与之前相同位置(图中为LB)的覆盖状态。
在初始覆盖状态下,LB的两个位置都具有空值⊥。
相关算法的起源
许多互斥算法都有其独特的起源:
- “→”形式主义由Leslie Lamport提出。
- 前三个算法由Gary Peterson于1981年在一篇两页的论文中发表。
- 这里介绍的面包店锁是Leslie Lamport原始面包店算法的简化版本。
- 顺序时间戳算法由Amos Israeli和Ming Li发明,他们还提出了有界时间戳系统的概念。
- Danny Dolev和Nir Shavit发明了第一个有界并发时间戳系统。
- 其他有界时间戳方案包括Sibsankar Haldar和Paul Vitányi,以及Cynthia Dwork和Orli Waarts提出的方案
多线程互斥与并发对象解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