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对数字转型的认知
1. 概念模型
为研究技术采用的全貌,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开发了一个模型。该模型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愿相关联,并推断实际使用情况,同时将感知财务成本作为外部变量考虑在内。
1.1 模型构建
模型的构建和测量项目如下表所示:
| 构建 | 定义 | 测量项目 |
| — | — | — |
| 感知有用性 | 用户认为使用新兴技术可提高其绩效的程度 | - 技术使用可提高工作效率(PUF1)
- 技术使用可提升专业绩效(PUF2)
- 技术使用可提高生产力(PUF3)
- 认为技术对工作有用(PUF4) |
| 感知易用性 | 使用新兴技术的轻松程度 | - 与技术协作轻松,能实现任何需求(PU1)
- 认为技术非常易用(PU2)
- 认为技术清晰易懂(PU3)
- 认为与技术交互无需过多关注(PU4) |
| 感知财务成本 | 个人认为使用新兴技术的成本程度 | - 认为在会计中实施这些技术成本高昂(PFC1)
- 认为学习使用这些技术困难(PFC2) |
| 预期使用 | 用户采用特定技术的倾向 | - 若能获取技术,打算使用(IU1)
- 若能获取技术,更愿意使用(IU2) |
| 当前使用 | 用户当前对新兴技术的使用情况 | - 使用技术支持会计任务(AU1)
- 使用技术处理各种会计任务(AU2)
- 频繁在会计任务中使用技术(AU3) |
1.2 研究假设
基于文献综述,提出以下假设:
| 假设 | 作者 |
| — | — |
| H1:新兴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 | Rîndas,u |
| H2:新兴技术的感知财务成本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 | Marr |
| H3:新兴技术的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 Amidu 等 |
| H4:新兴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 | Lee 等 |
| H5:使用新兴技术的意愿对当前使用有正向影响 | Almalki 等 |
2. 数据分析
使用 SPSS 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 - SEM)对问卷第二部分(感知)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2.1 测量模型评估
- 可靠性评估 :观察外部负荷,考虑移除负荷在 0.4 至 0.7 之间的项目。计算 Cronbach’s alpha 和组合可靠性(CR)来评估构建的可靠性,以 Nunnaly(1978)提出的大于 0.7 作为临界值。
- 收敛效度评估 :检查平均方差抽取(AVE),认为 AVE 大于 0.50 是可接受的,意味着每个构建至少解释其项目方差的一半。
- 区分效度评估 :使用 Fornell 和 Larcker 准则,比较 AVE 的平方根与其他构建间的相关性;同时计算异质特质 - 单一特质相关比(HTMT),当 HTMT 值低于 0.90 时,认为两个反射性构建之间具有区分效度。
2.2 结构模型评估
- 解释力评估 :计算每个内生变量的 R 平方(R²)来评估模型的解释力。
- 模型拟合评估 :使用标准化均方根残差(SRMR),目标值低于 0.10;检查外部模型残差的均方根残差协方差矩阵(rms Theta),结果接近零表示拟合良好;计算规范拟合指数(NFI),NFI 大于 0.90 认为拟合良好。
- 效应大小计算 :计算效应大小(f²),衡量外生构建对给定内生潜在变量的 R² 的贡献,分别以 0.02、0.15 和 0.35 作为小、中、大效应的临界值。
- 预测相关性评估 :使用 Stone - Geiser 的 Q²(Q²)评估模型的预测相关性,结果大于 0 表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相关性。
- 假设检验 :通过 5000 样本的自举分析评估假设,使用非标准化系数(β)估计关联的强度和方向,计算 t 检验统计量,p 值低于 0.05 时拒绝原假设。
3. 研究结果
3.1 样本特征
研究共纳入 225 名参与者,其中男性 124 名(54.6%),最小年龄 20 岁,大多数为毕业生(n = 172,75.8%),教育领域主要为会计/税务(n = 165,72.7%),且至少有 11 年经验的占 80.4%(n = 181)。具体社会人口特征如下表所示:
| 特征 | 分类 | n | % |
| — | — | — | — |
| 性别 | 女性 | 103 | 45.4% |
| | 男性 | 124 | 54.6% |
| 年龄 | 20 - 30 | 18 | 7.9% |
| | 31 - 40 | 30 | 13.2% |
| | 41 - 50 | 62 | 27.3% |
| | 51 - 60 | 61 | 26.9% |
| | ≥60 | 56 | 24.7% |
| 教育程度 | 低于中学 | 2 | 0.9% |
| | 中学毕业 | 28 | 12.3% |
| | 本科毕业 | 172 | 75.8% |
| | 硕士/博士 | 25 | 11.0% |
| 教育领域 | 管理 | 40 | 17.6% |
| | 会计/税务 | 165 | 72.7% |
| | 经济 | 21 | 9.3% |
| | 法律 | 1 | 0.4% |
| 注册会计师经验年限 | 1 - 10 | 44 | 19.4% |
| | 11 - 20 | 40 | 17.6% |
| | 21 - 30 | 69 | 30.4% |
| | ≥30 | 74 | 32.6% |
3.2 参与者观点
- 数字转型进度 :大多数参与者(n = 144,63.4%)表示正在跟随会计领域数字转型的趋势;少数参与者尚未开始且无计划(n = 11,4.8%),35 名(15.4%)落后于数字转型进度,23 名(10.1%)尚未开始但有计划,14 名(6.2%)处于数字转型趋势的前沿。
- 新兴技术熟悉度 :对云计算和商业智能的熟悉和非常熟悉程度的总和较高,分别为 52.2%;人工智能为 39.2%;流程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为 44.5%。
- 数字转型挑战 :最常提及的挑战是变革阻力(n = 79,34.8%),其次是对技术缺乏理解(n = 61,26.9%)和缺乏合适的技术/工具(n = 61,26.9%)。
- 影响日常工作的解决方案 :参与者认为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的解决方案是 E - Fatura(n = 135,59.5%)、财务网站(n = 118,52.0%)和 SAFT - PT(n = 100,44.1%)。
- 数字转型的优缺点 :认为数字转型带来的主要优点是为高附加值任务腾出时间(n = 181,79.7%)、自动化以前的常规任务(n = 151,66.5%)和降低错误风险(特别是人为错误)(n = 93,41.0%);主要缺点是网络安全风险增加(n = 163,71.8%)、技术使用成本高(n = 148,65.2%)和工作岗位减少(n = 85,37.4%)。
3.3 培训情况
在过去 5 年中,124 名(54.6%)参与者接受了为使用新兴技术做准备的培训,平均花费时间的中位数为 20.0 小时,范围从 1 到 180 小时,25%分位数为 10.0 小时,75%分位数为 40.0 小时。
3.4 职业担忧与展望
- 约三分之一的参与者(32.3%)担心未来会计师的任务可能被机器取代。
- 近 30.0%的参与者认为未来会计师职业可能与其他职业合并,其中顾问是最常提及的合并职业(n = 80,35.2%),其次是经理(n = 55,24.2%)和审计师(n = 48,21.1%)。
3.5 感知分析
初始 TAM 模型的可靠性、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良好。模型解释了 31.5%的实际使用方差、38.3%的使用意愿方差和 23.4%的感知效用方差。除假设 2 外,所有假设均在 p < 0.05 的水平上得到验证。具体结果如下:
| 假设 | β | SD | T 统计量(β/SD) | p 值 | 结果 |
| — | — | — | — | — | — |
| H1:感知有用性→感知效用 | 0.471 | 0.063 | 7.479 | <0.001 | ✔ |
| H2:感知财务成本→使用意愿 | 0.095 | 0.087 | 1.095 | 0.274 | ✘ |
| H3:感知效用→使用意愿 | 0.494 | 0.074 | 6.679 | <0.001 | ✔ |
| H4: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 | 0.194 | 0.062 | 3.145 | 0.002 | ✔ |
| H5:使用意愿→实际使用 | 0.561 | 0.101 | 5.545 | <0.001 | ✔ |
4. 研究结论
4.1 主要发现总结
- 大多数受访会计师年龄超过 50 岁,接受过会计和税务培训。他们认为数字转型带来的主要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风险增加、实施成本高、难以适应新工作方法和工作岗位减少。主要挑战是变革阻力,尤其是年长专业人员。
- 除假设 2 外,结构模型中的所有假设均得到验证,表明新兴技术的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对当前使用有正向影响。
- 新兴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存在强正相关关系,感知易用性与使用意愿之间存在弱正相关关系。
4.2 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会计职业,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会计职业的未来方向。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研究的局限性在于采用了便利抽样方法,样本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且在线问卷可能导致受访者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产生疑虑。未来研究建议测量新兴技术对会计行业的财务影响,以及大学如何调整会计课程以适应行业的数字转型。
以下是研究流程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A[概念模型构建] --> B[数据收集]
B --> C[测量模型评估]
C --> D[结构模型评估]
D --> E[结果分析]
E --> F[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新兴技术将对会计职业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会计师需要积极应对数字转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4.4 新兴技术与会计职业的关系深入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新兴技术与会计职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表格进一步分析:
| 关系 | 影响程度 | 分析 |
| — | — | — |
| 感知易用性 - 感知有用性 | 强正相关(β = 0.471) | 这表明当会计师认为新兴技术容易使用时,会显著提高他们对技术有用性的认知。例如,操作简单的会计软件会让会计师觉得它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从而认为该技术很有用。 |
| 感知有用性 - 使用意愿 | 强正相关(0.494) | 当会计师感知到新兴技术对工作有很大帮助时,他们使用这些技术的意愿会明显增强。比如能提供精准数据分析的技术,会吸引会计师去使用它。 |
| 感知易用性 - 使用意愿 | 弱正相关(0.194) | 虽然感知易用性会对使用意愿产生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相对较弱。可能是因为除了易用性,还有其他因素如成本、安全性等也会影响会计师的使用意愿。 |
| 使用意愿 - 当前使用 | 强正相关(β = 0.561) | 会计师使用新兴技术的意愿越高,他们实际使用这些技术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说明了培养会计师对新兴技术的使用意愿是推动技术应用的关键。 |
| 感知财务成本 - 使用意愿 | 无显著影响 | 研究结果显示感知财务成本对使用意愿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可能意味着会计师在考虑使用新兴技术时,财务成本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也许他们更看重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价值创造。 |
4.5 应对数字转型的策略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为了推动会计职业更好地适应数字转型,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
技术推广与培训
:针对新兴技术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进行宣传推广,让会计师更深入地了解技术的优势。同时,加强对会计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新兴技术的熟悉程度和使用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云计算、人工智能、流程自动化等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风险管理
:针对数字转型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修复,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
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会计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引导他们适应数字转型带来的职业变化。可以鼓励会计师学习相关的新兴技术和管理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与其他职业的合并。
-
政策支持
: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会计行业的数字转型。例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会计师使用新兴技术的成本;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新兴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健康发展。
4.6 未来研究方向的拓展
虽然本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新兴技术的长期影响
: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了新兴技术在短期内对会计职业的影响,未来可以研究这些技术在长期内对会计职业的发展、组织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影响。
-
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
:本研究没有区分不同规模企业的会计师对新兴技术的认知和使用情况,未来可以针对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会计师进行对比研究,了解他们在数字转型过程中的差异和需求。
-
技术融合的效果
:随着多种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融合应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未来可以研究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在会计工作中的效果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应对数字转型策略的 mermaid 流程图:
graph LR
A[技术推广与培训] --> B[风险管理]
B --> C[职业发展规划]
C --> D[政策支持]
D --> E[推动会计职业数字转型]
总之,会计职业的数字转型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新兴技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研究会计师对数字转型的认知和态度,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会计行业的发展,使其适应未来的挑战和机遇。会计师需要积极学习和应用新兴技术,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以在数字时代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行业各方也应共同努力,为会计职业的数字转型提供支持和保障。
超级会员免费看
76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