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adding(填充)
# PretrainDataset 中
loss_mask = (input_ids != self.tokenizer.pad_token_id)
# padding位置:loss_mask = 0 (不计算损失)
2. User输入部分
# SFTDataset 和 DPODataset 中
# 只在assistant回复部分计算损失
# user输入部分:loss_mask = 0 (不计算损失)
3. 特殊标记(Special Tokens)
虽然在这个项目的代码中没有明确体现,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还包括:
系统提示词
# 系统提示词通常不计算损失
# 例如:<|im_start|>system\n你是一个有用的助手<|im_end|>
# system部分:loss_mask = 0
对话标记
# 对话格式标记通常不计算损失
# 例如:<|im_start|>、<|im_end|> 等标记
# 这些标记:loss_mask = 0
4. 在RLAIFDataset中的特殊情况
让我查看一下RLAIFDataset的实现:
[1 tool called]
5. 其他可能的情况
重复内容
# 如果数据中有重复的文本片段
# 重复部分可能不计算损失,避免过拟合
噪声数据
# 如果数据中有明显的噪声或错误
# 这些部分可能不计算损失
特定领域标记
# 某些特定领域的标记可能不计算损失
# 例如:代码块标记、数学公式标记等
6. 在这个项目中的具体实现
基于代码分析,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计算损失的情况主要是:
- Padding:
loss_mask = 0 - User输入部分:
loss_mask = 0 - 对话标记:通过
_generate_loss_mask方法处理
7. 通用的损失掩码策略
在实际的LLM训练中,通常的策略是:
def generate_loss_mask(input_ids, tokenizer):
loss_mask = [0] * len(input_ids)
# 1. 排除padding
for i, token_id in enumerate(input_ids):
if token_id != tokenizer.pad_token_id:
loss_mask[i] = 1
# 2. 排除特殊标记
special_tokens = [tokenizer.bos_token_id, tokenizer.eos_token_id,
tokenizer.pad_token_id, tokenizer.unk_token_id]
for i, token_id in enumerate(input_ids):
if token_id in special_tokens:
loss_mask[i] = 0
# 3. 排除user输入部分(在对话数据中)
# 4. 排除系统提示词
# 5. 排除其他不需要学习的内容
return loss_mask
总结
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计算损失的情况主要是:
- Padding:避免在填充位置计算损失
- User输入部分:只在assistant回复部分学习
- 对话标记:通过
_generate_loss_mask方法处理
在其他更复杂的实现中,还可能包括:
- 系统提示词
- 特殊标记
- 重复内容
- 噪声数据
- 特定领域标记
这些策略都是为了确保模型只在真正需要学习的位置计算损失,提高训练效率和效果。
90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