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IT人生
文章平均质量分 72
KerryZhu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CCF高级会员,软件绿色联盟标准评测组组长、QECon大会发起人、《软件质量报道》公众号博主。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软件测试、质量管理等工作,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已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和3本译作,代表作主要有《全程软件测试》、《敏捷测试》、《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等。并经常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技术大会上发表演讲,曾任思科(中国)软件有限公司QA高级总监、IEEE ICST 2019工业论坛主席、IEEE ICST、QRS和DSA、NASAC程序委员等。
展开
-
为何要开“高效敏捷测试49讲”专栏?
曾经开过专栏的朋友告诉我:写专栏非常累,要脱一层皮。是啊,每周三篇,差不多两天一篇全新的文章,持之以恒,整整四个月。自己出版过十几本书,包括有影响的畅销书《全程软件测试》,为什么还自找苦吃呢?除了自己爱学习、爱分享、喜欢挑战自己之外,主要有下面3点原因: 为了完成3年前准备写一本敏捷测试书的心愿; 许多测试同学对敏捷测试感到迷茫,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 测试成了...原创 2020-02-17 13:01:50 · 3159 阅读 · 4 评论 -
软件测试灵魂三问,如何怼回去?
(的确有一个错别字,测试人员一眼就能发现)这是上周参加一个闭门小型质量创新研讨会议所看到的一个slide,我拍了之后,发到朋友圈,很快被疯狂转发、风靡整个测试界,因为大家感同身受,太有共鸣了!灵魂三问:第 1 问:为什么这个 Bug 测不出来? 第 2 问:测试怎么测得?到底会不会测? 第 3 问:测试快点啊!为什么总是测试拖后腿,最后才报 Bug?有朋友说:对测试新人则...原创 2020-01-29 12:55:43 · 2813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新版本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先推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0.8版本”,听取大家意见,然后分析、整理,推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新版本,上周末在广州和大家做了分享。整个结构不变,还是分为四部分:人才选择标准 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 人才评价只是针对各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调整和适当的丰富。 关于人才选择标准 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什么是人才”,主要参考了下列素材: 关于...原创 2020-01-29 12:47:14 · 1385 阅读 · 0 评论 -
IT精英们常犯的十大傻事
Peter Coffees Top 10 Stupid Things that Smart IT Pros Still Do Start Slide Show #10 #9 #8 #7 #6 #5 #4 #3转载 2006-09-01 18:06:00 · 2993 阅读 · 0 评论 -
员工重于利润
每月两次,总有许多世界各地商业人士愿付250美元、花几个小时去参观联邦快递公司(FedEx)的营业中心——SuperHub。目的是为了亲身体会一下这个巨人如何在短短23年间从零开始,发展为拥有100亿美元、占据大量市场份额的行业领袖。 以下是联邦快递之所以能取得史无前例成就的11项管理原则: 1.倾心尽力为员工 公司创始人、主席兼行政总监 Fred转载 2006-09-10 09:54:00 · 3092 阅读 · 0 评论 -
马云是治病还是让雅虎中国患病?
在阿里巴巴一手操办的首届网商节上,马云终于有了一个独辨的机会。在谈及收编雅虎中国时,马云打了个方说,雅虎中国就像是一个重病的病人,需要推上手术台做大手术,而他是主治医生。但是,问题是雅虎中国真的是一个重病患者吗?如果是它的病灶在那里?主治医生马云的针石施治到位吗?首先,雅虎中国在转手马云时,很难讲它是一个重病患者。当时雅虎中国旗下涵盖网络实名、无线和广告等互联网公认赚钱的业务。根据媒体转载 2006-09-15 19:03:00 · 3146 阅读 · 1 评论 -
最好的测试工具
非常Cool! 值得一看。盼望已久的测试工具:http://a3.v14853d.c14853.g.vm.akamaistream.net/5/3/14853/v003/1a1a1a72db3eb01f920167db4fb41745a9188ffd69d8399dcb2c97f865c62f5dc02f9ccbfc30689dd0ff6cdf44bc2c5bc83ba01888b7fc356原创 2006-05-30 13:14:00 · 7725 阅读 · 4 评论 -
人生的35个好习惯
01. 不说"不可能"三个字.02. 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 03. 遇到挫折对自己大声说:太棒了! 04. 不说消极的话,不落入消极情绪,一旦出现立即正面处理 05. 凡事先订立目标,并且尽量制作"梦想版". 06. 凡事预先作计划,尽量将目标视觉化. 07. 工作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做有利于生产的事情. 08.原创 2006-05-30 18:43:00 · 3488 阅读 · 0 评论 -
经理人为何难以退出失败的项目?
为什么企业不能把握正确的时机,来出售某个失利的业务部门或者是退出失败的项目,转移组织的发展方向呢?原因有很多。其中首要的原因是,当决策者面对不成功的业务或项目时,心理偏差会把他们引入歧途,使他们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这些偏差导致公司忽略了危险征兆,即使获得了新信息,也没能及时调整目标,最终连老本都赔上。 退出决策该怎么做呢?《麦肯锡季刊》上的一篇文章Learning tohttp://www.转载 2006-06-01 19:28:00 · 1892 阅读 · 0 评论 -
IT高管中国下课潮的背后
主持人: 以戴尔联姻AMD为标志,全球IT产业正发生“化学反应”,近年来因为风险资本大量进入而产生的IT行业泡沫似乎正在爆炸的边缘,其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包括微软在内的IT大佬们正遭受下课大潮,中国恰好处于这场下课潮的浪尖上。如此多的IT高管在中国集中下课,是意味着行业泡沫已经开始爆炸,还是这些跨国公司无法适应中国的文化呢? IT大佬们的下课潮 Sun创始人、CEO麦克利尼在上转载 2006-06-01 19:53:00 · 1973 阅读 · 0 评论 -
加班是万恶之源——哀悼华为公司因过度劳累病逝的员工
用生命加班,哀悼华为员工胡新宇君转载 2006-06-01 19:58:00 · 2832 阅读 · 0 评论 -
《达·芬奇密码》解读解密
该书是关于主角,哈佛大学的宗教符号学教授罗伯特·兰登,解决巴黎卢浮宫声望卓着的馆长雅克·索尼埃被谋杀一案.小说标题的含义是索尼埃赤裸的尸体是以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名画维特鲁威人的姿态在卢浮宫被发现的,索尼埃在身边写下一段隐秘的信息并且用自己的血在肚子上画下五芒星的符号。一些达.芬奇的着名作品中隐含的信息,包括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在解密的过程中真相大白。 小说的主要冲突围绕着两个迷团而展开: 索尼转载 2006-06-09 11:55:00 · 5877 阅读 · 3 评论 -
质疑百度的“国学”
“百度”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他有一个广告 也不错,这些无不在向人们展示“汉语”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底蕴,才可能构成今日“世界有Google, 中国有百度”的格局,但是从百度其中一个产品——“国学”来看,百度做得不够好,是什么原因呢?是国学功底不厚实?还是说缺乏技术、缺少创新力?还是缺乏所需要的那种100%认真的做事态度? 先看百度自我介绍千年国学,百度一下。 百度原创 2006-11-03 18:07:00 · 5137 阅读 · 13 评论 -
中国IT如何相信自己——从“百度”说起
谈中国IT如何相信自己,觉得还是从中国文化说起,觉得还是从“百度”说起。大家都知道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但我觉得这种文化正在接受巨大的挑战,潜在着巨大的风险。我们不做守旧的人,但我们也不能舍弃中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文明和文化。如果从现在“手机”独特的现象看,你会发现,中国人在世界上是最为时尚的人;如果你从服装看,有更多的中国人爱穿西装,在更多的场合穿西装,如果在美国或欧洲的商店、原创 2006-06-21 13:01:00 · 9130 阅读 · 43 评论 -
职场实录:我在盛大的日子
为此,我决定动笔。 只做了三周的助理 我是个没读过几年书的俗人。因为庸俗,所以就特渴望做那种需要读许多年书才能做得了的工作,譬如战略研究就是其中之一。战略是什么?不同企业、不同的人给出的答案可能截然不同,所以战略研究就变成了一个什么都能够往里装的筐子。04年,结束了一份短命的休假式工作&一次毫无希望的恋爱之后,我躲在青岛的家里面享受着懒洋洋的夏日午后,一边考虑着自己的去处问题。这时候转载 2006-06-21 17:02:00 · 4646 阅读 · 8 评论 -
“五星”球队的巴西为什么失败了?
在今晨巴西和法国比赛结束之前,“五星”球队的巴西一直被排在夺冠的头把交椅,这也许是因为巴西队个人技术娴熟、魔幻四重奏、阵容强大,队中有多名巨星,如罗纳尔夺(大罗、胖罗、肥罗)、罗纳尔迪尼奥(小罗)、卡洛斯等等。巴西队个人能力确实很强,当面对比较弱的球队,显现更明显,一旦对手犯错误,就能给对手致命一击。但看了今晨巴西和法国的比赛,不会觉得巴西队实力超强,缺乏整体配合、缺乏攻击力等。对于个人能力也很难原创 2006-07-02 11:59:00 · 3268 阅读 · 4 评论 -
如何解释世界杯的众多之谜?
l 今天早上,法国以齐达内的一粒点球胜了葡萄牙。在此之前,法葡两队在世界大赛中仅有的两次对决全部出现在欧洲杯半决赛中,最终都是法国人以一球小胜笑到了最后,其中也包括齐达内的点球。l 每12年(1970年、1982年、1994年、2006年),意大利队会进入决赛l 德国在世界杯上,在点球大战时,最后总是赢家。l 在世界杯原创 2006-07-06 13:05:00 · 3141 阅读 · 1 评论 -
软件外包带来的利弊
GE: 2004年你建议中国企业通过外包逐渐做大,积累核心能力,但似乎这一年半之后中国的外包没有任何变化…… 李开复: 还好,有一点改善。至少我看到几个外包公司在扩大在合并,比如博彦科技、文思创新,都拿到了海外的资金。中国的外包产业是在进步,但速度不是很快。还是因为一种“宁为鸡首”的观念:比如我在管一个500人的公司,你是一个2000人的公司,你要买我,我为什么卖给你? GE 现在转载 2006-07-12 08:47:00 · 3692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测试演义之外的话题——测试人员招聘的尴尬
最近,有不少关于软件测试人员招聘的报道,虽然这其中部分起源于北京某家培训中心的炒作,但现实情况比较接近——很难招到专业的、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在软件测试人员招聘上,处在尴尬之中。 近几年,软件测试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主要原因有两点:l 不少外国软件企业进入国内,这些企业重视软件质量,在软件测试有较大的投入,有建制完整的测试团队l原创 2006-07-20 20:12:00 · 10059 阅读 · 16 评论 -
软件测试工程师笔试试题
01. 什么要在一个团队中开展软件测试工作?02. 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业的软件测试过程?如果了解,请试述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哪些工作要做?分别由哪些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些工作?03. 您是否了解以往所工作的企业的软件开发过程?如果了解,请试述一个完整的开发过程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分别由哪些不同的角色来完成这些工作?(对于软件测试部分,可以简述)04. 您在以往的测试工作中转载 2006-07-20 20:51:00 · 6324 阅读 · 6 评论 -
常见的软件测试人员面试问题
面试提问的技巧很多,而且提哪些问题也很重要,这里简单列了一下,经常要提的问题:l 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工作?l 你曾听说过我们公司吗?你对于本公司的第一印象如何?l 目前的工作上,你觉得比较困难的部分在哪里?l 如果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有意录用你,你的态度如何?l 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弱点(缺点)是什么?原创 2006-07-20 20:59:00 · 19413 阅读 · 9 评论 -
激动人心的一刻
今天早上10:00,对1中、6中和8中联合招生,进行现场直播。首先进行电脑派位,结果在屏幕上正好看到女儿的准考证号,成绩排在全市第136位,位于A3组。这时,学生家长抽签结果出来,六中第一个抽签,接着是一中,最后是八中。当六中校长抽签时,祈祷他抽到A1或A2, 事先我认为六中会抽到A2, 一中不会抽到A1,八中会抽到A1 ... 当六中校长举出乒乓球时,一看,的确是"2", 这样女儿进一中的概率从原创 2006-07-16 10:51:00 · 2496 阅读 · 3 评论 -
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与感恩(组图)
感恩节的来历 在美国,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举国同庆的感恩节,规定从这一天起休假三天。即使远在异乡的美国人也都要在节日前赶回去与家人团聚,共庆佳节。美国人对感恩节重视的程度,堪与传统的盛大节日--圣诞节相比。 为什么叫感恩节呢?追根溯源,感恩节是和美洲古代的印第安人,特别是和玉米的种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620年9月6日,一批英国清教徒难以忍受宗教的迫害,搭乘“五月花号”木船驶转载 2006-11-24 13:00:00 · 4761 阅读 · 2 评论 -
我国教育中令人揪心的若干个"不等式"
虽然我此前写过一篇“我国教育开始显现希望”,但我国教育依旧任重而道远,存在着令人十分揪心的一些弊端,被我描述成若干个不等式: 教学质量(由高到低):小学 > 中学 > 大学本科 > 研究生 教育思想:“教书” > “育人” 教育投入:高等教育投入 >> 中小学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 2003 > 2004 产业原创 2006-11-25 10:32:00 · 24479 阅读 · 24 评论 -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薪情”如何
作为软件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一环,软件测试工程师基本处于"双高"地位,即地位高、待遇高。同时,软件测试的人才需求缺口超过20万人,而人才的紧缺也促使软件测试工程师的薪资逐渐走高,高级测试工程师年薪可高达10万元。从近期的企业人才需求和薪金水平来看,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年工资还有逐年上升的明显趋势。测试工程师一般会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初级测试工程师、中级测试工程师、高级测试工程师和测试管理人员。不同的级别转载 2006-07-22 09:29:00 · 11253 阅读 · 29 评论 -
2006年软件技术大会的感受(2)
第2天的感觉比第1天好些,相对来说,有几个讲座很受欢迎,虽然没有触及过多的技术,但内容还是不错的或者演讲者具有个人魅力,如: 徐锋的“Ajax 与 Web 2.0 的思考” 林锐的“IT 企业研发管理问题分析和对策” 舒骋的“Web2.0 的技术应用与市场前景” 世界级对象技术大师,软件工程专家IAN GRAHAM Moving fro原创 2006-12-03 19:57:00 · 3833 阅读 · 0 评论 -
如何从测试人员招聘的尴尬中走出来?
在“本书第5小节“只雇佣合适的员工”中,告诉我们“员工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而应该是“合适的员工才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这比较容易理解,不合适的员工可能会成为团队中不和谐的音符,会对团队造成消极的影响、对团队造成损害,甚至成为害群之马,对于“害群之马”,怎么能算是公司的财富呢?虽然员工的工作态度、表现,和公司的文化、制度和管理都有很大关系,但同在一个环境下,合适的员工就很容易成为优原创 2006-08-02 19:44:00 · 8321 阅读 · 6 评论 -
2006年软件技术大会的感受
今天参加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2006年第4届软件技术大会的”,一天下来,其感受概括起来——这不是软件“技术”大会,缺乏技术氛围、缺乏技术深度,而商业性太强,... ... 我问了软件业界好几个资深人士,他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其中有两个人还补充说到,一年不如一年,其目的似乎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大家的交流。1. 商业性太强, 所有主题演讲(不论是主会场还是分会场),多数都是站在企原创 2006-12-01 18:47:00 · 7022 阅读 · 9 评论 -
微软——人治•法治•文化治
微软成功的秘密 无论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事实上,微软公司是非常成功的,其成功的秘密是什么呢?正如标题所说,微软将人治、法治、文化治融为一体。 人治 微软也有个人崇拜 -比尔.盖茨 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人 专家型管理 Lead vs. Manager 留住人才 vs. 激发人才法治原创 2006-08-10 19:02:00 · 5953 阅读 · 9 评论 -
2007年,毕业生的底薪跌至500元
2007届毕业生求职双选的第一个高峰周末,两场大型人才交流会迎来了2.3万名求职者,其中2007届毕业生近万名。记者昨天从联英和华威人才了解到, 毕业生们已经开始习惯走出校园到市场寻找工作,其中,部分毕业生也主动降低身价,一家酒店500元试用期月薪的服务员岗位,也有不少大学生应聘 女研究生投简历不问薪酬, 期望工资1000元 我国教育中令人揪心的若干个"不等式" 。扩招、教育转载 2006-12-13 08:50:00 · 4049 阅读 · 5 评论 -
偶感——自我世界•现实•世俗
周末,为搬家做准备,整理东西、翻箱倒柜,忽然碰到二十年前写的一篇有关梅花的稿件和几本比较陈旧的书,觉得今非昔比,偶有感触。当初,在大学里,却是那份闲情逸致,独步欣赏“众芳摇落独宣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的梅花,进入“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自然境界。更让今天感到惊奇的是,能将梅花和美学结合得那么完美,遍历了古代写梅花的诗句,从形态美到人梅合一的移情之美,一一点到:原创 2006-08-07 19:45:00 · 3127 阅读 · 6 评论 -
互联网爆发有史以来最激烈冲突——两虎相斗(雅虎/奇虎),问题在哪?
周鸿祎的重量级老部下公开跟他反目,原来的3721公司高级副总裁、现任雅虎执行总经理田健发表长篇大论,重点竟然是周鸿祎的职业道德。在知名互联网企业 间,业务层面的攻讦是常见的事,可炮轰掌门人职业操守还是头一回。中国互联网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在前天下午爆发。 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表现? 还是互联网竞争太激烈?还是其它原因? 让大家发表各自己见,拭目以待。 相关报道:转载 2006-08-17 18:11:00 · 3926 阅读 · 6 评论 -
30岁了 该如何谋划自己的未来
30岁,这是许多人职业生涯的一个门槛。他们已经没有了工作初期的新鲜感,对职场充满了焦虑与倦怠,却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未来如何保障? 30岁,对“企业文化”或是“企业愿景”之类的华美说辞早已麻木。在他们看来,企业并不是员工的家,企业和员工说到底是一种交易的关系——企业支付薪水,员工提供劳动力或是智力。 他们的倦怠和迷惘,不仅因为他们是企业人,更因为他们还是社会人。作为转载 2006-12-21 21:10:00 · 7327 阅读 · 8 评论 -
企业究竟会带给员工什么?
【新注:当时为什么写这篇文章,那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天,思绪万千,甚至很难想通,但作为职业经理,又不能明说,只能以这种方式写出一篇博客,等待时机成熟,再细说原由】 最近在看《笑着离开惠普》一书,有些感受,从中想到这样一个问题“企业究竟会带给员工什么”?企业带给员工是财富、能力、美好的回味和记忆?还是失落、怨恨或悲伤?之前,我也曾看过《走出华为》、《相信中国—寻找百度》、《微软-软件企业原创 2006-12-21 17:53:00 · 10656 阅读 · 6 评论 -
国人太“爱钱”了 -谈圣诞节的商业炒作
圣诞节实际是一个基督徒的庄重祷告日子,或是西方人团聚的日子,但国人太“爱钱”了 ,把它商业化了,作为商家的主题大炒特炒,...... 酒店大餐商家造景天价圣诞节渐近_最佳东方除了晚宴,一些酒店同时举办圣诞晚会,国际艺苑皇冠假日酒店将举办“魔幻圣诞之夜”活动;梅地亚中心也将举办2006圣诞平安夜大型文艺晚会。贵宾楼饭店将举办“宫廷夜宴明星汇聚”圣诞节狂欢原创 2006-12-22 12:56:00 · 3047 阅读 · 2 评论 -
员工不是下属,是伙伴
员工是企业的生命线,重视员工的企业才能从员工那里获得巨大的回报。 科学管理刚起步的时候,人,不过是企业制造利润的生产原料或机器。那时候,“是人在工作”这一事实被普遍忽视了。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人文关怀”的思想开始萌芽。它的提出者,是被称为管理预言家的玛丽·福列特(Mary Follett)。之所以称她为预言家,是因为这位美国女士的思想超前了她所处的年代好转载 2007-02-17 11:44:00 · 3075 阅读 · 0 评论 -
IT 2007预言
逝者已去,来者可追、在略显平淡的2006年过去之后,我们会不会迎来一个精彩的2007年?在新的一年中,IT业界将会发生哪些大事?我们在综合了各方专家的意见后做出了自己的预测。公司丑闻不断被卷入惠普“间谍门”丑闻的一些人肯定会极力洗刷自己,以避免遭受牢狱之灾,或者至少可以减轻刑罚。然而,这桩丑闻事件和其他公司的丑闻事件在新的一年中将会继续成为媒体的爆料。在一份与“间谍转载 2007-01-05 19:23:00 · 2474 阅读 · 0 评论 -
迟到的感谢——2006最有价值博客的候选人(& 个人回顾)
感谢优快云编辑的特别推荐,使我荣幸成为2006最有价值博客的候选人,也感谢朋友们的厚爱和支持,使我暂时领先,在此鞠一躬,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进入优快云博客比较迟,时值2006年5月,也纯属偶然。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他个人的博客,然后,他说,你也可以试试。我也知道,软件测试在国内相对落后,但其气候越来越好,需要助一把力,也就开始了... 写博客,对我说也是原创 2007-01-05 20:07:00 · 8000 阅读 · 6 评论 -
“妖精”团队———阿里巴巴
6年,这个正迅速扩张的团队仍超乎寻常地保持着“亢奋”和“战斗欲”。有人质疑这是“精神控制术”,而阿里巴巴决定在新年将塑造团队的种种魔力“制度化”,成为其“基本法”。 在以“白娘子传奇”闻名的江南杭城,坐落着两个气质与这座城市极不搭调的楼层。15天前,这个富有“攻击性”的空间———“淘宝”,迫使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女人之一,eBay总裁惠特曼放弃了亲自角逐中国互联网市场的欲望。转载 2007-01-06 16:58:00 · 3846 阅读 · 2 评论 -
领导新课题:帮员工发牢骚
中国的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已,反之人,岂不迂乎哉!”是说有自知之明的人会选择生活道路,不做无谓的抱怨,时刻把握命运的主动权。 但是,荀子的圣贤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大多数的人更像堂吉诃德的侍从桑丘,忍不住诅咒“命运女神像个喝醉了酒的婆娘,喜怒无常,而且双目失明,一味瞎干瞎闯!” 折中一下,马克·吐温的话能够给人更多的安慰转载 2007-02-11 10:19:00 · 30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