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
文章平均质量分 91
KerryZhu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CCF高级会员,软件绿色联盟标准评测组组长、QECon大会发起人、《软件质量报道》公众号博主。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软件测试、质量管理等工作,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已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和3本译作,代表作主要有《全程软件测试》、《敏捷测试》、《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等。并经常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技术大会上发表演讲,曾任思科(中国)软件有限公司QA高级总监、IEEE ICST 2019工业论坛主席、IEEE ICST、QRS和DSA、NASAC程序委员等。
展开
-
什么是软件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
原创朱少民软件质量报道2021-12-10 08:19整个软件行业发展很快,追求快速迭代、快速发布,但速度也不能无限放大,而且当竞争到一定程度时,相同的产品或类似的服务充满了整个世界,人类一定是选最好的产品/服务,我们终归要回到原点。当一个机会来临的时候,我们常常研究如何用一套策略比别人更快的抓住机会,如何比别人跑得快去抢占市场。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要靠产品的品质取胜。我还是乐意再用一次雷军的一张slide,从而进一步说明有必要讨论:什么是质量管理的底层逻辑。—1—什么是...原创 2022-01-12 15:55:46 · 3253 阅读 · 0 评论 -
2019年软件QA与测试八大关键词
2019年即将过去了,这几天好好回顾了过去一年软件质量保证(QA)和软件测试领域所经历的大事件,以及其中涌现的新思想、新方法或新技术、新工具等,从而梳理出八大关键词1. “敏捷化”虽然敏捷开发模式开始流行,但在国内不到60%的公司在推行敏捷开发模式,还有40%的公司依旧采用传统的开发模式,如V模型。因此,全面推行敏捷测试还不现实,而在这快节奏、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每个公司都在追求研发速度...原创 2020-02-12 19:59:04 · 2485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新版本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先推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0.8版本”,听取大家意见,然后分析、整理,推出“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全景图”新版本,上周末在广州和大家做了分享。整个结构不变,还是分为四部分:人才选择标准 培养方案 如何培养 人才评价只是针对各项内容,进行了具体的调整和适当的丰富。 关于人才选择标准 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什么是人才”,主要参考了下列素材: 关于...原创 2020-01-29 12:47:14 · 1385 阅读 · 0 评论 -
敏捷测试的思考和新发展
2010年为《程序员》杂志写了一篇《敏捷测试的方法和实践》,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一年,敏捷测试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我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打开2010年和2011年的“STAREAST Conference at-a-Glance”,输入Agile,2010年显示10个结果原创 2011-09-06 12:39:32 · 15952 阅读 · 1 评论 -
软件测试宣言的诠释
从2000年开始从事软件测试,逐渐形成自己的软件测试思想,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呈现自己的测试的思想是2007年出版的《全程软件测试》,正如前言所叙:“从项目启动的第一天起到需求和设计的评审阶段,从后期的缺陷修正到产品维护——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愉快地合作、共同努力,将软件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思想在测试管理工作的体现就是让测试人员更早地融入项目中,更主动、更原创 2012-12-15 17:22:20 · 17484 阅读 · 9 评论 -
测试人员的KPI,这个梗究竟如何破?
在 从PDD薅羊毛事件想到DevOps那些事 文章中有一同学留言:“关于测试人员的KPI这块,这在行业上一直都是个梗,难解...”, 的确感到这是一个问题,答应为此写篇文章来回答这个问题。 测试人员的KPI是一硬梗,似乎无解,就像软件工程没有银弹感觉自己没必要掉进这个坑里;测试人员的KPI也要取决每个公司:如何看待测试、测试人员有上下文,case by ca...原创 2019-02-27 15:53:15 · 6360 阅读 · 0 评论 -
从PDD薅羊毛事件想到DevOps那些事
如果不了解故事背景的,可以先看:质量警钟:拼多多100无门槛券随便领,官方紧急下架DevOps技术发达的今天,PDD薅羊毛事件本不应该发生。 原本就不该出现这种无门槛的优惠券(等同于送钱),就算一定要发这张优惠券,应该发给特定用户目标群,不该让同一个人能薅几十万羊毛; 即使业务需求没错,而是开发代码写错,测试也该发现; 即使测试没发现,上线后半夜突然爆发...原创 2019-02-27 15:55:20 · 232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