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捷
KerryZhu
同济大学特聘教授,CCF高级会员,软件绿色联盟标准评测组组长、QECon大会发起人、《软件质量报道》公众号博主。近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软件测试、质量管理等工作,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已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和3本译作,代表作主要有《全程软件测试》、《敏捷测试》、《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等。并经常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技术大会上发表演讲,曾任思科(中国)软件有限公司QA高级总监、IEEE ICST 2019工业论坛主席、IEEE ICST、QRS和DSA、NASAC程序委员等。
展开
-
为何要开“高效敏捷测试49讲”专栏?
曾经开过专栏的朋友告诉我:写专栏非常累,要脱一层皮。是啊,每周三篇,差不多两天一篇全新的文章,持之以恒,整整四个月。自己出版过十几本书,包括有影响的畅销书《全程软件测试》,为什么还自找苦吃呢?除了自己爱学习、爱分享、喜欢挑战自己之外,主要有下面3点原因: 为了完成3年前准备写一本敏捷测试书的心愿; 许多测试同学对敏捷测试感到迷茫,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 测试成了...原创 2020-02-17 13:01:50 · 3159 阅读 · 4 评论 -
点评“现代软件测试原则”
七年前,我在写《完美测试:软件测试系列最佳实践》时,列了十几条测试原则,可以概括为十大测试原则: 测试目标要明确,并建立合理的阶段性目标 一切从客户/用户的角度出发,想客户所想 测试尽早介入,一旦项目启动,测试就要介入进去。 尽可能确保软件的可测试性 持续地测试、持续地反馈,最大程度地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测试时不能穷尽的,应设定合理的...原创 2020-01-18 12:46:56 · 1092 阅读 · 0 评论 -
敏捷测试的思考和新发展
2010年为《程序员》杂志写了一篇《敏捷测试的方法和实践》,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过去的一年,敏捷测试发生了哪些变化。首先,我做了一个实验,分别打开2010年和2011年的“STAREAST Conference at-a-Glance”,输入Agile,2010年显示10个结果原创 2011-09-06 12:39:32 · 15952 阅读 · 1 评论 -
专业测试团队会消亡还是新生
文/朱少民敏捷软件开发致使很多人质疑专业测试团队存在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结合技术发展现状给出了软件测试的未来方向。敏捷软件开发带来的困惑敏捷软件开发强调“拥抱变化”, 认为不能将需求定义一次做到位,也没必要一次做到位,需要不断挖掘,才能逐渐获得真实的需求。这就给测试带来极大的挑战,因为测试需要把验证的标准作为参 照系,否则如果需求不清楚,就很难确定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是不是真正的缺陷,原创 2012-10-29 22:01:18 · 15907 阅读 · 8 评论 -
软件测试宣言的诠释
从2000年开始从事软件测试,逐渐形成自己的软件测试思想,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呈现自己的测试的思想是2007年出版的《全程软件测试》,正如前言所叙:“从项目启动的第一天起到需求和设计的评审阶段,从后期的缺陷修正到产品维护——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愉快地合作、共同努力,将软件产品的开发效率和质量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思想在测试管理工作的体现就是让测试人员更早地融入项目中,更主动、更原创 2012-12-15 17:22:20 · 17484 阅读 · 9 评论 -
究竟什么是敏捷测试
时至今日,还讨论这样一个老话题,是否感觉老调重弹?因为两年前(2010年底)时任谷歌中国测试经理的段念先生就写了一篇文章《什么是敏捷软件测试》(刊登在InfoQ网站上[1]), 就已经谈到这个话题,“敏捷软件测试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非过程”。在2011年,我自己也写了一篇文章《敏捷测试的思考和新发展》,刊登在《程序员》杂志上,谈到“在BDD、ATDD和TDD最根本的、共同的思想基础上,构成一个全新原创 2013-04-17 10:26:03 · 15046 阅读 · 6 评论 -
软件测试 Top 120 Blog (博客)
# Site Author Memo 1 DevelopSense Michael Bolton Context-driven school 2 James Bach's Blog James Bach Context-driven school 3 Huib Schoots’ Blog Huib Schoots 4 Cem Kaner’s原创 2013-09-23 17:37:24 · 25300 阅读 · 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