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跨学科性与本质张力: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考

跨学科性与本质张力:设计教育中的创新思考

在当今知识不断交融的时代,跨学科性成为了众多领域关注的焦点。它涉及灵活性、多元来源,以及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持续互动。跨学科性被描述为“移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这一概念在设计领域尤为重要,它引发了我们对设计学科发展、创新以及教育模式的深入思考。

跨学科性、专业化与创新

近年来,意大利设计大学会议(CUID)对意大利设计课程教育结构的调查显示,随着“设计”一词的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细分,部分是作为应用领域,部分则借鉴了其他学科的词汇。这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设计对于自身和其他学科而言,究竟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创新?还是说,这是其他学科对尚处于学术发展阶段的设计学科的一种“诱惑”,导致其失去对自身学科边界和语言的掌控?

这一问题既涉及学科边界,也关乎设计创新的意义和模式。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专业化结构中继承而来的学科划分讨论,引发了对创新范式的反思。一方面,科学研究的学科融合触发并加速了创新;另一方面,这种专业化的学科融合也带来了风险,特别是对不同研究领域的封闭,以及由此产生的词汇技术问题。正如《自然》杂志一篇关于跨学科性的社论所指出的,跨学科科学必须打破领域之间的壁垒,建立共同基础,而沟通至关重要,不同学科语言的差异看似表面,实则必须解决,否则误解将破坏项目的基础。

Ludovico Geymonat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学科的词汇专业化,尤其是英语的使用,加剧了学科划分。技术官僚社会的过度专业化有着深厚的根源,体现在特定技术 - 学科语言的构建上。这种语言的技术化导致了“封闭”现象,使得“专家科学家”对自己的工作产生教条式的自信,甚至不愿考虑与其他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进行整合或协调。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