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的涌现语义:概念、实现与应用
1. 涌现语义的概念
涌现语义指的是在分布式信息系统中用于表示语义的分布式、涌现结构,它源于一个动态过程。传统上,共享语义的形成过程在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之外,依赖于人类之间的社交互动,可能借助一些计算和通信工具。而将信息代理的语义视为与其他代理的关系,能将这些关系的发现过程融入其操作中。我们不再依赖预先存在的外部机构来形成语义协议,而是将其视为自主、自利代理交互的结果。
1.1 涌现语义的形成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旨在将自主信息代理(或信息系统)的局部语义整合为全局语义,这是代理持续交互的结果。这些持续交互产生的结构赋予了局部符号意义。从全局角度看,自主代理组成的社会形成了一个复杂、自引用的动态系统,这种系统常导致全局状态的出现,这一现象被称为自组织。因此,涌现语义不仅是局部现象,即代理通过与其他代理的自适应交互在本地获得解释,也是全局现象,即代理群体就共同的全局状态达成一致,作为当前语义协议的表示。
1.2 实现涌现语义的假设
实现自主、自利代理之间的交互过程依赖于以下假设:
- 代理能够将其局部符号相互关联,这是在语法层面进行通信的要求。
- 代理能够衡量与其他代理交互结果的质量,通常这些质量衡量是软件代理人类用户效用衡量的编码表示。
- 代理能够根据早期交互的可衡量结果调整与其他代理的关系,这为代理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其能够根据早期行动调整行为,包括与其他代理的关系。
1.3 引入语用学
在衡量行动结果质量的要求中,我们引入了语用学维度。没有语用学,就无法在与其他代理的交互中指导语义构建过程。我们采用符号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5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