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交互平台中的紧急引导设计
1. 普适计算系统设计难题
在诸如高楼大厦、中央火车站和机场等室内大规模环境中使用普适计算系统,其设计极具挑战性。室内环境下,GPS 无法使用,且广域定位传感器成本高昂。同时,室内大规模环境通常有大量人员,要分析系统的有效性,需要众多人类受试者参与,尤其是当系统与每个人的交互对他人行为产生显著副作用时。紧急引导系统就是这样一个大规模多智能体普适计算系统的典型例子。
为支持大规模多智能体普适计算系统的设计过程,我们创建了模拟系统与多人交互情况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用人类观察者替代系统的传感功能,将物理环境转换为虚拟环境,并用社交智能体(具备社交交互能力的软件智能体)替代大多数受试者。我们的社交交互平台使这些替代成为可能。
2. 紧急引导系统
在中央火车站等大型公共场所,对人群进行适当引导以实现有效控制至关重要。目前有两种引导游客的方式:控制室工作人员通过广播为所有游客提供总体引导;现场工作人员在公共场所为每位游客提供基于位置的引导。但目前这两种引导方式联系不够紧密,场外和现场工作人员之间的协作也未得到充分考虑。
我们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人群控制方法,即场外和现场工作人员相互协作。在场外,工作人员监控整个公共场所,发现不安全人群后,指示附近的现场工作人员如何有效引导人群,现场工作人员则根据指示改变人群行为。由于现有设施(监控摄像头和广播)无法很好地支持这种操作,因此需要技术先进的系统。我们的紧急引导系统是一种非对称通信环境,它连接了能够远程感知大型物理空间整体情况的人员和身处该空间的人员,是大规模多智能体普适计算系统的一个实例。
以京都车站为例,该站日均客流量超过 30 万。我们在车站安装了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