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灾的大规模多智能体仿真系统
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仿真技术为减少地震灾害损失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方法。本文将介绍一种用于地震灾害减灾的集成地震灾害仿真系统(IDSS),包括其需求、系统结构和智能体编程等方面。
1. 地震灾害仿真的重要性
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堵塞等直接损失,还可能引发火灾、人员疏散等次生灾害。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分析和预测地震发生时建筑物的倒塌情况、道路的堵塞状况、火灾的蔓延趋势以及人员的行为等,从而为灾害预防和应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一个全面的灾害仿真系统可以提前向市民普及地震发生时的准备和应对方法,为应急响应专业人员提供合作建议。如果该系统与城市中的传感器系统相连,或者从灾害现场获取信息,还能帮助风险管理官员实时做出更好的决策,并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向市民和专业人员提供灾害进展的预测。
2. IDSS 项目背景
2.1 RoboCupRescue 仿真项目
Kitano 等人提出的 RoboCupRescue 仿真项目开发了一个用于地震灾害减灾的综合救援仿真系统,该项目的持续努力使仿真系统在灾害初期的搜索和救援方面更加逼真。
2.2 日本相关项目
- DaiDaiToku 项目 :2002 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启动了为期五年的“城市地区地震灾害减灾特别项目”(DaiDaiToku)。该项目涵盖了灾害减灾和准备的多个主题,包括利用世界最大的 3D 全尺寸地震测试设施“E - Defence”改进建筑结构,以及开发机器人和信息技术(IT)。其中,IT 开发子项目的一个主要主题是开发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