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 本振泄露校准算法详解与Python实现(完整仿真代码)

本振泄露校准算法详解与Python实现

在本人博客 [科普] 零中频发射架构的本振泄露校准技术一文中对本振泄露以及其校准进行了科普,进行进行实战。

文章目录

  • 本振泄露校准算法详解与Python实现
    • 什么是本振泄露?
    • 本振泄露校准算法
    • Python实现
    • 算法说明
    • 仿真结果
    • 实际应用考虑

什么是本振泄露?

本振泄露(LO Leakage)是无线通信系统中常见的问题,指的是本地振荡器信号泄漏到射频输出端,导致信号质量下降。在I/Q调制器中,理想的输出只包含调制后的信号,但由于硬件不完美,会有一部分本地振荡器信号直接泄漏到输出端。

数学上,理想调制输出为:
s ( t ) = I ( t ) cos ⁡ ( 2 π f c t ) − Q ( t ) sin ⁡ ( 2 π f c t ) s(t) = I(t)\cos(2\pi f_c t) - Q(t)\sin(2\pi f_c t) s(t)=I(t)cos(2πfct)Q(t)sin(2πfct)

而存在本振泄露时的实际输出为:
s ′ ( t ) = [ I ( t ) + d I ] cos ⁡ ( 2 π f c t ) − [ Q ( t ) + d Q ] sin ⁡ ( 2 π f c t ) + A l e a k cos ⁡ ( 2 π f c t + ϕ l e a k ) s'(t) = [I(t) + d_I]\cos(2\pi f_c t) - [Q(t) + d_Q]\sin(2\pi f_c t) + A_{leak}\cos(2\pi f_c t + \phi_{leak}) s(t)=[I(t)+dI]cos(2πfct)[Q(t)+dQ]sin(2πfct)+Aleakcos(2πfct+ϕleak)

其中 d I d_I dI d Q d_Q dQ是I/Q支路的直流偏置, A l e a k A_{leak} Aleak ϕ l e a k \phi_{leak} ϕleak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极客不孤独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