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技术全解析:从基础到应用
1. 印刷电路板基础
印刷电路板(PCBs)是电子设备中最常用的组件互连技术。随着电子和机械组件封装密度的增加,PCB的要求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PCB具有更细的导体轨道、更薄的层压板,并且层数不断增加。集成电路在过去十年中变得更加复杂,这对PCB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20世纪70年代常用的双列直插式封装(DIP)技术逐渐被表面贴装技术所取代。同时,线路和间距尺寸在减小,通孔之间的导体数量增加,孔直径迅速减小,这促使微通孔作为盲孔或通孔的应用趋势上升。
未来,PCB将朝着更高的功能/密度、更好的可靠性和更低的成本发展,并且行业将更注重环保。全球合同制造的优势将确保PCB的设计和制造达到国际认可的质量标准。
2. 电子组件基础
电子组件是构成PCB的基本元素,了解它们的基础知识对于PCB设计至关重要。
- 有源与无源组件 :有源组件如晶体管和集成电路可以放大或控制电流,而无源组件如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则主要用于调节电流和电压。
- 分立与集成电路 :分立电路由单个组件组成,而集成电路则将多个组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 组件引脚 :引脚用于将组件连接到PCB上,不同的组件引脚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同。
- 组件极性 :某些组件如二极管和电容器具有极性,安装时需要注意正负极的方向。
- 组件符号 :在电路图中,使用标准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组件。
以下是一些常见电子组件的详细信息: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