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5)
- 资源 (12)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可靠的人形探测,未完待续(III)
心得体会 - 市场上50元以下开发板,通病,成本卡太死,核心板管脚直接引出,缺乏保护,容易变成一次性,损伤开发者热情和自己的声誉。结果是默默的取出杜邦线,LED(D=3mm),毫米波雷达模组(只使用Vout,Vcc,GND),然后把他们串在一起。那,最近在研究毫米波雷达模块嘛,期望用在后续的产品中,正好看到瑞萨的活动送板子,手一下没忍住。当然了,灯效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假如小伙伴有兴趣,可以去oshub看我灯板的项目。冬天,大家都懂的,烧了个BLINK之后没几下,它就华丽丽的成为了一件摆设。
2025-01-11 23:41:27
1018
原创 我喜欢的数学题
今年深中期末卷的压轴题是看了吓一跳,主要是计算量大,考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行程问题,连续计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相遇位置和时间。当然了,毕竟深中培养的小朋友人均985,谁还没两个数学奖项,没准真的有些奇技淫巧可以简化运算,那算我没说。或者接下来这道,稍微有点计算量,但是不至于为难人,主要还集中在对新概念的吸收,如同在不熟悉的领域,有意识的读完论文的状态(可怜我犯迷糊,做成负数了... ...求初中物理老师谅解... ...)毕竟你未来的研究对象是AI,比算力,碳基生物有一个算一个,那谁也不是个。
2025-01-11 23:36:59
209
原创 教你修机械键盘
拆的时候要记住位置关系,否则就会出现好几次装上了发现扣不下去,还得回头拆了重拼,不知道老毛子那种那榔头敲的优良传统,是否有助于提高效率... ...反正我是装吐了。打开看的金属焊脚就一目了然了,虚焊/假焊,您可以比价一下,靠下哪个饱满的焊点,以及靠右那个看不见焊料填充的焊点。作为老工程师,当然是专治各种不服... ...呃,鉴于补焊之后的相片过于惊世骇俗,还是不展示了,避免我被喷的睡不着觉。里面的剪刀结构,键程很短,其实和薄膜键盘的区别,也就差在那劈里啪啦的声音。我这个摆的时候已经搞拧巴了,自我批评一下!
2024-12-26 23:27:07
324
原创 可靠的人形探测,未完待续(II)
天线经过了强化,类似八木天线,收和发都长出了多个分支,分支对称,所以全向性好,同时馈线变长,信号变强(似乎有点过了),覆盖面大。徐祯卿同学首先出局,这哥们和上次提到的5826一样,属于换了个皮(layout)的存在,无视一切静止物体,虽然身材确实不错,偷偷往那一放你都不会去注意,但是今天的主题又不是搞偷拍,所以靠边站了。唐伯虎就不用说,身价最高,应用也是与前面几位拉开差距,这哥们是测距离和角度的,这咖位在24G里面属于到顶了。实验目标很简单粗暴,无人10分,有人静止10分,有人运动10分。
2024-12-26 08:54:19
123
原创 可靠的人形探测,未完待续(I)
当然了,对于运动物体,str值还是足以说明问题的,包括运动的方向(+表示接近,-表示远离)和趋势(数值增大和数值减小),只是在低速场景下,准确度就一言难尽,比如,你能看出,这个测试的是有人在模组前绕圈奔跑的数值吗?我复盘了一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是模组选型不当造成的,毕竟CW模式原理是,发射连续波信号,当这些信号遇到移动目标时,反射回来的信号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多普勒频移)。对了,不要靠近金属制品,对于电磁波有吸收会影响波形,1t x 1r,天线正常的发射应该是个朝天线面这边的一个球面,全向。
2024-12-09 20:22:30
330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6.2 - 张量 tensor 矩阵运算等)
您的进步和反馈是我写作最大的动力,小伙伴来个三连呗!话不多说,书接上文,需要温习的小伙伴请移步 -
2024-08-07 19:21:11
554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6.1 - 张量 tensor 基本操作)
吐槽一下,实际上两个框架的底层都是C++,而不是python,从后面的输出风格就看的出来。而在了解和迎合学术界和社区方面,脸书是职业本能,确实硬压了G家的直男们一头。但是事易时移,脸书家的PyTorch靠着python社区,在开发群体中变得更加流行。其实深度学习的框架,出品最早的是谷歌的TensorFlow,我也有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过G家的开创性,感兴趣的可以移步去看下 -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矩阵,是向量(也就是本文主题的Tensor),我们在前篇中有展示过AI的大脑的样子。该吃饭去了,未完,下一节继续哈~
2024-08-07 18:44:16
553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5 - 神经网络 torch.nn)
呃,还漏了一点,激活函数ReLU(),这个是为了让我们的初始化和迭代过程更加平滑一点,避免0或者1产生一些诸如“死亡神经元”之类的算法缺陷(即当输入为负时,梯度为零,导致部分神经元停止更新。本例的输出是为了统计图像的类别,类别一共有10类,从0-T-shirt到9-踝靴,所以输出用10位来表达足够,这里采用了一种被成为one-hot编码的常用的数据表示方法,One-hot编码将分类数据表示为二进制(0和1)的格式,其中每个类别由一个唯一的二进制向量表示,该向量的长度等于类别的总数。每一层多少个神经元?
2024-07-30 23:25:00
701
原创 Python的语法糖及其进化,带范例
1)3.6以后引入的f-格式化字符串,现在写代码更像写小作文了,而且折行顺眼多了。2)3.5以后引入的:和->类型注解,并且配套。静态检查工具,可以减少很多莫名其妙的报错。
2024-07-30 17:16:47
404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4 - Q-table来源及解决问题实例)
犹记得当年的控制与系统课,教授带着口音,讲的兴趣盎然,我却听得云里雾里,主要是不知道传递函数这玩意除了算弹簧摆还能干点啥(还没学模电)。)现在有4x16=64个格子,当我们设计某种算法,让格子里面的分数,代表对应格子对应走法的最大奖励,我们就获得了这样一个Q-table。深度学习,乃至目前的LLM,核心都是(矩阵化了的)神经元。因为脑容量很小,所以训练只需几秒完成,效果还不错,2000次的训练可以确保60%以上的通关率,20000次的训练就超过80%。答案是,一堆格子(本例是16行4列),如下图 -
2024-07-22 23:41:38
724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3.3 - 贪心法)
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最短路径上的dijkstra(包括升级的双向dijkstra算法),为了计算从起点到图上任意点的最短距离,老爷子就每走到一个点(广度优先,总n个),就重新计算和更新一下到起点的最短距离,从而得到了这个非常优秀的,空间O(n)和时间O(n^2)的算法(时间复杂度还有优化空间)。还有压缩,还有搜索,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brilliant看看,好消息是,不但有图示讲解,还有题可以刷,呃那个,比较友好的那种。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不过既然我们是撸代码的,那么多举几个相关的例子好了!
2024-07-22 22:16:22
541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3.2 - Loss函数或叫Cost函数)
对于我们的 Q 网络,损失函数 𝐿可以定义为实际的 Q 值和预测的 Q 值之间的差异: 𝐿=1/2*∑(𝑠,𝑎,𝑠′,𝑟)∈𝐵 (𝑄(𝑠,𝑎)−(𝑟+𝛾max𝑎′𝑄(𝑠′,𝑎′)))2。损失函数 𝐿衡量的是 Q 网络的预测与实际观察到的预期回报之间的差距。训练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表现的好奖励。所以我们关心的是,在一连串的决策中,如何能使累积的奖励最大。我们见招拆招,一边预测下一步怎么做,一边又根据反馈来的参数,对预测做出调整。通过刚才的一篇例子中的代码,相信已经非常直观的说明了求极值的GD梯度下降算法。
2024-07-19 01:58:29
614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3.1 - GD 梯度下降法)
回到教程中,我们需要给AI程序(agent)准备大脑(Q网络,本例是3层的神经网络,用于储存,以及匹配输入和输出)以及策略(Q函数,这个函数用于给出在状态S下的动作A,并计算误差L以及预期回报R)。算法初始化时候,基本上是使用类似于醉汉”随机游走“的策略,笨的不要不要的,而用来化腐朽为神奇的策略的关键点,就是能够让误差L最小,并且最快收敛。在openAI以前,我们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基本上都是“人工智障”,即时在某些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击败了世界冠军,但最多算个某领域的“专才”而不是“通才”。
2024-07-19 01:23:09
619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2 - 源码)
先上图,上篇文章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到,算法在迭代了200来次左右达到人生巅峰,倒立摆金枪不倒,可以扛住连续200次操作。不幸的是,然后就出现了大幅度的回撤,每况愈下,在600次时候居然和100次的时候一个水平。前置条件是安装老黄家的Cuda,以及准备好python环境(cuda暂不支持python 3.12),安装好需要的库,需要的可以看我此前的博文。事实上,训练充满了随机性,也不乏非常漂亮的曲线,可以用来tree new bee,这也是AI领域很好水论文的体现吧。1)只能处理离散模型,数据量要求极高;
2024-07-18 21:02:27
465
原创 从PyTorch官方的一篇教程说开去(1 - 初心)
原文在此,喜欢读原汁原味的可以自行去跟,这是一个非常经典和有学习意义的例子,在此向老爷子们致敬 -开源文化好是好,但是“公地的悲哀”这点避不开,很多论文/教程的代码和环境配置,是存在问题的,有些源于依赖库的变迁(上梁不正,python语言自己都不承诺版本向下兼容),有些是以讹传讹,里外里浪费大家的很多时间。当然,其实也是提醒大家多个心眼,不要只看文章如何 tree new bee,拿到代码先在环境中跑一跑,心里有数了再引用或者转载。第一个问题是,为啥要学习强化学习?
2024-07-18 20:02:41
1280
原创 南方科技大学马永胜教授给年轻人使用AI工具上的建议
4. 跨学科的交叉能力,就是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角色,从而看懂眼前的课题或者局面的能力,表面上的东西没有着力点,只有后面的东西才有着力点,这个“后面的东西”恰恰是每个人自己的角色。3. 新质生产力 =( 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 + 生产要素创新型配置 + 产业深度转型升级)x (劳动力+劳动时间+劳动对象)^优化组合;2. 行业的发展方向是需求决定的,不要做同质化的发展,要做专/精/特/新;5. 演讲最后,一句话做总结,祝大家“敢于失败,敢于成功”。1. AI的未来,是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的合作;
2024-07-10 00:13:24
374
1
原创 Gymnasium 借游戏来学习人工智能
既然有了免费的linux系统+GPU,干脆演示一下使用drive+colab套件来训练模型。如果你要训练模型,记得选GPU,默认是CPU ,两者的速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为了保持连接避免断线,请记得在浏览器的console(F12)输入 -现在测试一下环境吧 =
2024-07-10 00:05:44
554
1
原创 AI学习环境 没有更好的替代 - (Google)Drive + Colab
但是随着一系列拉扯和2010退出大陆市场,drive的定位就非常尴尬了,容量吧够用,但是比起来国内市场的狗大户就完全不够看,最重要的网速和访问得不到保证,所以尬吹党不少,但体验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要不然这块市场也轮不到微软的onedrive,onenote这些小字辈后来居上了。至于能运行,乃至开发,调教大模型的环境,呃,如果您在校,可以问问学校的数据中心,估计会拍的很满,毕竟是一个A100卖到20万,万卡集群,用电约等于一座城市这样量级的投入,折算下来,每分钟上千+刀。卧龙凤雏,一时瑜亮。
2024-07-09 14:49:57
1391
原创 纪念一下那些“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刍”的app
有个很好看的链接,就是大家纪念哪些“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刍”的谷歌app -Google Graveyard - Killed by Google除了没有鲜花显得有点落寞,呃,好吧,没有鲜花才更真实。
2024-07-09 00:06:38
375
原创 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孩子?
该吃吃,该玩玩,该睡睡,选相信的就好,怎么选都不丢人。或许没错,但是离开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样的普遍觉悟,名校也就剩下点特权了,可能还不如整点开源社区来的经济实惠。当然,也没有啥好办法,毕竟名校有财政拨款,就好像某多某宝的优惠券似的,朴素的问一句,想多买几个鸡蛋也有错吗?该选什么专业这个问题,背后质疑的,是这么多年以来,实用主义策略执行的是否过于极端。名校的傲慢 - 集中绝大多数资源,把最有潜力的学生惯坏,这样的教育,意义有多大?-------- 我是原则的分界线 --------
2024-06-20 03:22:58
403
原创 HMI之王 STM32H7S7
3)200Mhz低压高速总线,配合EXTMEM(1‑Gbit Octo‑SPI NOR flash + 256‑Mbit Hexadeca‑SPI PSRAM);1)2)3)放在一起很好玩,其实4)5)也可以一起做个在线/离线一体的智能设备。1)伪3D / 2.5D / GPU2D,加速对CPU负荷的有效降低;2)TouchGFX(分层渲染,UI编辑器,PC模拟器,MVP逻辑),SVG支持;以下列示几个关注的点,计划做成系列,随缘更新,尽量填。(此处视频审核中,占位)
2024-06-20 01:46:28
699
原创 小平头,啤酒肚,进球的是卢卡库!
虽然对于员外转会这事儿的诸多八卦保留意见,但是球场上的表现是看得着的。而且乌克兰今天是真的无话可说。没了舍瓦的乌克兰,还不如没有莱万的波兰。今天的两场看的都挺纠结的,罗马尼亚踢得让人回想起哈吉在的年代,还是员外在国家队定型了。大体重球员,有了好的辅助,会轻松很多。员外的命是真苦... ...进,球,无,笑... ...然后有手球... ...然后现在是第90分钟了。斯洛伐克配得上一场胜利。
2024-06-18 02:07:08
135
原创 飞腾派初体验(3)
国内labview还是相对小众的东西,而且主要是大厂设备在用,同时NI原厂比较佛系(欧美设备方通例,也不是说不重视服务,主要是支援人员少流程多,和国内的设备商完全是两种风格),所以也希望能帮到更多的人。(员外的进球给吹了... ... 比利时这一波都不进,不禁回忆起上一届,这是要翻车的节奏吧... ...伤心中,先看球缓缓,回头更哈~)社区版是不用单独装Linx的,哪个版本都不用,无论是digilent,toolkit还是啥。祝闺女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祝闺女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祝闺女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2024-06-18 01:25:54
335
原创 飞腾派初体验(2)
我记得当年都是dd命令搞定,玩树莓派的应该记得这个命令吧 - sudo dd if=/dev/zero of=raspberrypi.img bs=1M count=6000,6291456000 bytes (6.3 GB, 5.9 GiB) copied, 770.987 s, 8.2 MB/s,现在省事了,速度也大差不差 -而且他是需要在板载flash上面启动,用下载器烧录eMMC,我暂时因为没有焊eMMC,也没有多启动需求,所以也没。1,上篇文章居然没有给开发板一个硬照,补上 -
2024-06-13 22:06:41
317
原创 飞腾派初体验(1)
其实两者都挺有可玩性的,而且社区都有一定的基数,可惜反响都平平,以各自的方式隐于尘埃。讲一件事,曾经某大厂路演时候,FAE吐槽说,自家HMI展示用的开发板,申请不下来多点触摸电容屏,还在用10年前的电阻屏,被n多用户吐槽演示效果稀烂。你就知道,在这个凡是讲成本的当下,能有个逆行者的产品细节拉满,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软硬件手册齐全(硬件手册用acrobat reader显示有问题,foxit打开正常):你要是用了STM32的开发板的实验指导书,就知道这两本手册真的是用了心的…画重点,用心,细节拉满。
2024-06-13 21:48:57
786
原创 再读高考作文题
能找到乌托邦/理想城/Zion的,注定是少数,更何况好的猎人,从来都伪装成猎物 ---- Zion天杀的,居然是刻意留的后门!今天电话,提到这个话题,一方面当年的题目真想不起来了,另一方面也觉得人生何处不相逢,难得这样一个题目,现在的和学生时代的自己,又一次同步在面对了。三十年前是一个十字路口,三十年后的现在是另一个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换个易懂词,叫“劫”,劫后余生的劫。30年前,有部让我开眼看世界的电影,《黑客帝国》,几步曲看过来,对这个作文题挺应景的。每一代人,每一个人,意志和觉悟,才是答案。
2024-06-07 23:58:36
465
原创 LCEDA使用:Q&A(不定期更新)
1)优势 - 器件下面板 库可以从立创商城选择连续放置net label很爽copy-paste 自动生成id x/y镜像就可以倒序 很方便2)说明 - 原理图 如果想要垂直/水平平均排布 间距为2mm 如何操作?cut-paste 选择一行或者一列器件 如何保持原有的序号 而不是按顺序重新排号?哑焊盘:如何可以没有阻焊开窗?原理图:如何备注备选料号?3)建议 - 器件面板在下 占地方 如果能放右边就好了ctrl+z因为热点跳转下面面板的关系 每次需要鼠标多点一下 或者关闭器件面板
2024-06-07 04:15:16
437
原创 你想让ai干苦力,ai会叫你没脾气(问题实例)
6/(嘿哥们,我真的没看见坑......)并没有分析过函数的参数的可用性,缺少参数还算好的,如果是参数填反了或者似是而非,后面要花更多的时间来debug。比如,应该使用mp3_decoder_init的地方,使用audio_element_init,导致core_dump;比如,无法分清idf和adf框架的区别,倾向使用idf的事件库和处理机制;所以,仅以个人浅见,ai辅助学习,快速定位文档中的核心问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以下处理只是说,该有输入了,至于输入是啥从哪里来,你要自己替换。
2024-06-02 16:49:36
206
原创 esp32 固件备份 固件恢复
这时候,假如你存有最近一个有效的固件版本(类比于windows备份中的最近一次有效配置),那么无论是先回滚版本给客户一个交代,还是便于捉虫的小伙伴们可以有一个比较坚实的踏板,哪怕是为了避免自己背锅,那么都是极好的。由于工具链的更新(工具版本),以及板子或其上物料的变更(硬件版本),或者新的库的导入或原有库的删除,PCBA是分分钟有可能死给你看的。ESP官方已经重视这个问题了,在目前主推的S3系列芯片中,已经加入了固件库的管理。呃,扯远了,原厂怎么管理是原厂的事,你自己还是要有意识把固件加入版本管理的。
2024-05-29 00:59:35
805
原创 脑图工具 在学习系统架构中的使用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点,就是假如用GPT工具直接输出思维导图的话,大模型是有幻觉的,有的时候它们会沉浸在自己的话术/模板中,输出一些看似逻辑正确,其实文档中根本没有的东西,所以亲自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呃,其实二者都隐含的表达了一个意思,盘根错节,一言难尽,欲说还休,说了又像是隔靴搔痒,感觉没说透。我们学习人家代码的架构,主要目的一是加快应用程序的落地,二是可以按需提取,并且有效移植,所以输出符合自己意图的文档才是最重要的。为了避免广告嫌疑,这里不提我自己用的产品的名字,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
2024-05-29 00:38:09
568
原创 《三体》 - AI生成_真实工程_系统架构师
当然,涉及到情感,伦理,和决策,这一类因为文化,历史和社会组织的问题,目前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交给AI的。(未来如何,就看是程心还是罗辑说了算了,两人都是双刃剑,不存在优劣上下之分,只看大多数人的选择)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地球文明的火种,洒向火星,带动整个社会展现出朝气蓬勃的一面:青年们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因为更庞大的上下文和知识体系,AI更有能力负责架构,而人类需要管理细节和监督执行,并设身处地的产生需求和创新。所以,这注定是一个过渡的时代,一代过渡的人。当然,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可能还是老样子 -
2024-05-25 03:04:40
212
原创 kimi :系统框架 实力学习
学习一个新的嵌入式系统架构,你"只"需要 -1 - 手册/速查函数(对于比较大的架构,F12往往返回多个结果,增加混乱);2 - 源代码和VS(空谈误国,实干立心);3 - Kimi(这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老师,只要你好好问问题);
2024-05-25 01:32:46
1347
原创 请陪伴Kimi和GPT成长
你好,我想要生成一个基督山伯爵 主角 埃德蒙唐泰斯的肖像画,并为之思考关键词,请以一个资深文学评论家,资深影评家的身份,帮我进行以下几个步骤 - part-1/ 罗列出所有唐泰斯的外貌的法文描述,并翻译成英文;之前就听说GPT-4是在GPT-3的基础上,用muiti-agent的办法交互训练的,那么一个显然的推理就是,假如在提示词使用的过程中,合理的分段part_1 - part_n,通过持续优化每一part的办法,来提升整体的回答质量,是阳光大道。如封面图,居然馅里面还有蜡烛,我无语。
2024-04-17 21:13:45
543
原创 直拍打法 漫漫长夜
我小的时候呢,直拍还是很讨喜的,如果没有专门请人教,自己摸索的话,大概率是会从直拍开始的,毕竟能早点点摸索出控制落点和力度的手型,能够让游戏不那么劝退,它不香吗?身边的小伙伴里面,练横排的基本都是专家级玩法,或者在乒队练过,或者有教练指导,即便如此,和他们打也不吃力,毕竟他们发球呆呆的就那么2(下旋 侧旋)x2(正手 反手)种,而且通常就是正手下旋,闭着眼睛都能接额,而相持的基本功也不会明显代差。但是呢,也不能小瞧天才们的破局,比如当年的老瓦,独创的捏拍式就拯救了横排打法。小勒布伦,真*直拍之光。
2024-04-17 19:29:31
298
原创 最牛的软件/Silver Bullshit(3)就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以上是一个力求简洁的分界线-----------------------------------------------------------------------------以上是一个如释重负的分界线---------------------------------------------------正当我鼓了鼓,又鼓了鼓勇气,想跟领导建议,把这个摸起来嘎嘎新的笔记本拿回家里多摸她两天的时候,程序,它,被,触,发,了!难道,是因为装了腾讯?
2024-04-14 00:01:33
299
原创 最牛的软件/Silver Bullshit (2)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
--------------------------以上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的分界线--------------------------------------------------------------------------以上是一个黎明前黑暗的分界线-----------------------------------------------别的不说,这领导的班椅确实舒服,我这20年祖传的老腰椎病颈椎病一下仿佛都飞走了,加上40来寸的带鱼屏,以及中老年友好的大字体,我都不想回工位了。
2024-04-13 15:26:08
316
原创 最牛的软件/Silver Bullshit-(1)拯救小可爱
--------------------------以上是一个美好的愿景的分界线--------------------------------------------------------------------------以上是一个美好的故事的分界线-----------------------------------------------美女Boss - 我养了几条鱼🐟,然后最近总是出差,想看看自动喂食器工作是不是正常,所以需要每隔上半个小时,让笔记本的摄像头照一张相片,最后通过微信发给我😄。
2024-04-13 14:45:51
421
原创 RT Studio 仍存在的一些bug
如果代码是在老版本的gcc下面编译的,那么upgrade了之后,重新编译有一定概率出问题。安装官方guide,下载工具链,下载bsp,新建开发板项目,下载软件组件,全部构建 - 一坨的Error,编译不通过。年前有参加RT官方组织的活动,本来觉得是一路next的使用体验所以就没有提前跑一遍,然后现场做实验的时候,尴尬了。- 核心版本集成了组件,如果没留心到,又额外下载了,会造成重复,link时候又Error。背后的原因是版本匹配问题,因为写实验指导书的之后,系统核心版本又更新了。
2024-03-25 23:07:33
473
原创 线性代数 - 应该学啥 以及哪些可以交给计算机
最可惜的是教材上的所有重要的定义,几乎不是给正常地球人看的,不说是线性无关,至少也是驴唇不对马嘴。对于智商摸到天顶星的大神当然是无所谓,因为你把教材上的公式留下就够了,但是对于我等平庸之辈,那就是天坑,一见误终身那种。这个真的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且不说老师的口音,也不说教材的云山雾绕,单单是求解这件事情,你直接用python的numpy的lin-alg来做,它不香吗?第一个,数组(行m),向量(列n),与矩阵(mxn)的关系,其实一个式子就够(矩阵和向量相乘,也就是我们常见的。的样式) (借用神图)-
2024-03-25 17:25:32
801
VS2012闪退修复.rar
2020-08-13
tab_boolean 精简.zip
2020-06-18
tab_boolean.zip
2020-06-18
LABVIEW过去版本自带的例程Process Monitor.vi, 看到大家下载都要几十分, 无语中...
2020-06-01
HDSCF005.rar
2020-04-23
pcre-8.42 - 官方树莓派安装过程及安装包
2019-01-25
例程 VC++ VS2010 MFC 配合串口控件MSCOMM 复选框CheckBox 下拉ComboBox来选择打开串口端口
2017-02-20
例程 VC++ VS2010 MFC CString 追加append 写入文件 txt 捕捉键盘按键消息
2017-02-17
VC++ VS2010 MFC配合串口控件MSCOMM 的实际应用 - 打码机上位机软件 Demo例程
2017-02-14
VC++ MFC MSCOMM VS2010 手把手学会串口收发 例程
2017-02-13
VC++ 跳过MFC框架 处理键盘设备消息 例程(vS2010)
2017-02-11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