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向抖机灵性质的,考察理解的,而不是比拼计算量的,可能跟现在岁数大了算不明白了多少有点关系吧。
高高手,别太重计算,给普通孩子留条路。就算将来真的理工治国,也没必要都往人形计算机方面引导。毕竟你未来的研究对象是AI,比算力,碳基生物有一个算一个,那谁也不是个。
比如这道,如果读明白了,那是分分钟出结果 -
或者接下来这道,稍微有点计算量,但是不至于为难人,主要还集中在对新概念的吸收,如同在不熟悉的领域,有意识的读完论文的状态(可怜我犯迷糊,做成负数了... ...求初中物理老师谅解... ...)
说说不喜欢的。今年深中期末卷的压轴题是看了吓一跳,主要是计算量大,考场时间紧张的情况下,行程问题,连续计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相遇位置和时间。如果没有特别的技巧,自己估计得20分钟起步,还不敢保证算对。当然了,毕竟深中培养的小朋友人均985,谁还没两个数学奖项,没准真的有些奇技淫巧可以简化运算,那算我没说。
当然了,就算没有,用人脑的算力来区分,也远说不上过分;毕竟工具人谁不爱呢?
看都看到这里了,小伙伴给三连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