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_极点

本文讨论了电路设计中极点与零点的概念及其影响。解释了极点和零点如何通过电容和电阻的配置产生,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电路的增益和稳定性。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设计滤波器来补偿这些极点和零点,以确保电路的稳定运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bbs.dianyuan.com/topic/150823

其实完全可以通过以下简单的观念理解:
但凡是遇到了低通滤波器,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存在极点。
但凡遇到高通滤波器,那么我们认为存在零点。
所谓的补偿让系统稳定,其实就是通过设计滤波器的方法,控制系统带宽在负反馈的区域内。 


请问电路中极点与零点的产生与影响

电路中经常要对零极点进行补偿,想问,零点是由于前馈产生的吗?
它产生后会对电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说如果在该频率下,信号通过 
这两条之路后可以互相抵消还是什么??
极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于反馈吗?那极点对电路的影响又是什么?
产生振荡还是什么??
请大家指教一下。
(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
其实电路的每个node都有一个极点 
只是大部分的极点相对与所关心的频率范围太大而忽略了
运放中我们一般关心开环的0dB带宽 那么>10*带宽频率的极点我们就不管了
  因为它们对相位裕度贡献太小而被忽略;
只要输入和输出之间有两条通路就会产生一个零点:
同样的 高于所关心频率范围的零点也不用管
一个在所关心频率范围内的零点需要看是左半平面还是右半平面的
左半平面的零点有利于环路稳定 右半平面的则不利
具体的看拉扎维的书吧 写的还是蛮详细的 看不懂就多看几遍
自己做个电路仿下)

好问题,希望彻底了解的人仔细解答。我也同样疑惑。
但是我总觉得极点,零点并不能单单的说是由于前馈,反馈,或者串联并联一个电容产生的。产生的原因还是和具体的电路结构相关联的。
比如一个H(s)的系统和一个电容并联或串联在输入输出之间,谁能说他一定产生一个极点或零点呢?这因该和H(s)的具体形式有关。
3大书上说的应该大多针对的是运放结构,它的结构具有特殊性。具有以点盖全的嫌疑。
还请达人细说。

一般的说,零点用于增强增益(幅度及相位),极点用于减少增益(幅度及相位),电路中一般零点极点是电容倒数的函数(如1/C)。
当C变大时,比如对极点来说,会向原点方向变化,造成增益减少加快(幅度及相位)~
一般运放电路的米勒效应电容就时这个原理,当增益迅速下降倒-3dB时,其他的零点极点都还没对系统增益起到啥作用(或作用很小,忽略了),电路就算七窍通了六窍半了~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补上带宽,多少多大的裕度就KO了
极点是由于结点和地之间有寄生电容造成的,零点是由于输入和输出之间有寄生电容造成的,一般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零极点考虑多一点,主要是因为输入输出有较 大的电阻,造成了极点偏向原点.
个人的一点理解
  极点决定的是系统的自然响应频率,通常在电路中就是对地电容所看进去的R和对地电容C共同决定的。
零点是由于在输入输出间存在两条信号路径,两个信号路径强度相消即可,通常在电路中表现为反馈或前馈通路。

一个电路中有多少个极点和多少个零点取决你的器件模型,
因为一般人们只观点几个低频极点(最多到3吧),所以将高频极点忽略了,
由于在CMOS里面一般栅端到地的电容较大,所以一般人们就去取这个极点,也就是说
输入信号频率使得节点到地的阻抗无穷大(也就是所谓的1/RC)R为到的电阻,C为到地的电容(并联产生极点)
零点在CMOS中往往是由于信号通路上的电容产生的,即使的信号到地的阻抗为0,
在密勒补偿中,不只是将主极点向里推,将次极点向外推(增大了电容),同时还产生了一个零点(与第三极点频率接近),
只不过人们一般只关心前者。
看过三本经典就能理解零极点吗? I do not think so!
在就是前面提到信号与系统的楼主,信号与系统的理论大家都清楚,但是用到实际中没那么简单吧' 
多数人都只是拿着书上类似的电路来找类似的零极点罢了。

我觉得信号与系统讲的是比较理论的东西,就是仅从传输函数的角度来分析,并没有具体到电路。
而在电路设计的时候是具体的电路,如果可以通过小信号电路写出传输函数,那么就完全可以分析零级点了,
但是通常要写出一个完整的小信号电路图的传输函数,很难吧。因此就会采用一些近似的办法,比如极点与RC的关联(在RAZAVI的书上有说)来分析。一般要是电容太小或是电阻太大了,极点就会很大,这种情况可以忽略,只考虑比较低的极点。
至于零点主要是因为输入和输出之间出现了通路而引起的,在razavi书中文版的146-147页的分析我觉得讲的挺清楚的。

经验上来讲,放大器电路中高阻抗的节点都要注意,即使这点上电容很小,都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极点。零点一般就不那么直观了,通常如果两路out of phase的信号相交就会产生零点,但这不能解释所有的零点。
零点是由于在输入输出间存在两条信号路径,两个信号路径强度可以相消产生的
很深奥的问题啊
个人觉得零点、极点只是电路分析中抽象出来的辅助方法,可以通过零极点分析电路动作特征,然而既然有抽象肯定有它的物理表现,极点从波特图上看两个作用:延时和降低增益,在反馈系统中作用就是降低反馈信号幅度以及反馈回去的时间,所以如果某个节点存在对地电容,必然会对电容充电,同时电容和前级输出电阻还存在分压,所以这个电容会产生极点!而要保持稳定,则要看在激励情况下反馈信号会不会持续增加?而这就需要分析信号在通过电路的过程中的衰减或增加和加快或者减慢,零极点这就表征了电路的这种特性,所以可能某个节点会产生极点,也可能整个系统不同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产生零极点。
我個人的了解是
基本上有幾個node就有多少個pole
但是很多都是高頻pole,對電路影響不大
零點是由於有signal path可以對消而產生
這可以看Razavi或Allen等大師的著作都有說明
我认为极点是主要表征电路的具有一定的延时,而零点表示同时有两条支路到输出出现了抵消,也可以认为该电路具有使信号超前的功能。
     从物理上来说,我觉得产生零极点的电路一定要有储能器件,一般来说也就是电容与电感,一般来说电容对信号有延迟作用而电感有超前作用(当然要分清楚信号是电压还是电流,但二者基本相反),出现极点,可以认为在信号通路上有了电容,出现零点,可以认为信号通路上有了电感。当然集成电路内尤其是低频电路一般不会有电感,但电容在某些结构中是可以等效或转换为电感的。
其实一般零极点不会对应到某些具体的节点,在平时分析这种对应关系具有一定前提条件,只是我们多数分析的电路都符合这个条件。最全面还是传输函数。
其实并不是每个节点就会对应一个极点,而一般是储能元件的个数与极点有对应关系,但要排除简并回路、简并割集(记不得是否说对这两个名词了)。
   除了上面说的基本书,我强烈推荐好好看看电网络方面的分析资料,好像叫高级电路分析的书里面应该有。

关于右半平面极点振荡,左半极点稳定
这个倒真是应该好好看看信号与系统了。
其实只要不是虚轴上的极点,在通过凡拉普拉斯转换后,一般是exp(-at),exp(at), a为复平面的点。左半平面的会收敛,即阻尼振荡,或说的减幅振荡。但右边的就是振荡了

俺也谈谈我的看法:
零/极点的产生与反馈与否似乎没有直接联系。一个电路的小信号模型中存在某一个节点,这个节点有两条通路与其他节点连接,其中一条通路为电容,另一条为电阻。那么这个节点的电压为零就可能是此电路的解,电阻那条通路的电流情况就有两种:1是流进,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负极点,因为只有在频率为“负”的情况下,电容通路才会有电流流出使得流进/出此节点的电流相等;2是没有电流,意思就是通过电阻与此连接的节点也是个零点,当然也可能是地,这样就啥都没了。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是电阻被一个理想电流源代替,那么相比前面提到的情况就多了一种,那就是有电流流出,这样就产生一个正零点,这就是我们在普通两级amp中正零点一样。
2。这个问题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对于一个稍微复杂的电路,要直观的看出其非主零/极点是很不容易的,通过电路的小信号来计算传递函数是个不错的方法。
零/极点对电路造成的影响?
这个大家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其实不管是正还是负,都只是一种说法,比如说负零点,直观的感觉是当频率为负多少了,然后增益就为零;但实际上频率不会为负,但是其对电路的影响依然存在,那么关键就在于你所关心的频段了。
个人认为左半平面的极点在时域引入延迟,相应的在频率响应中表现为增益和相移滞后。
这个问题应该分成几个子问题:   1. 怎么理解s平面?   2. 系统传输函数里零.极点的意义; 3. 在系统传输函数里以jW替代s参数进行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波特图的推出. 所有的前提是需要理解复数的概念
电路中经常要对零极点进行补偿,想问,零点是由于前馈产生的吗?极点的产生是电容与电阻的并联,零点的产生是电阻与电容的串联.并不是所有的前馈都会产生零点,要看它前馈入径是否有并联的电阻.如果,则会产生零点,没有的话,那就不会产生零点
它产生后会对电路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说如果在该频率下,信号通过
这两条之路后可以互相抵消还是什么?
你说的应该OP的补偿电容吧
miller电容由于前馈环路的存在,使得与miller电容串联着一个1/gm的电阻.所以产生了一个右平面的零点.
(反了吧,右零点相移-90不稳定,左零点相移90,稳定他两的增益都是以20db/十倍频增加的)

右平面的零点使得增益以+20db/dec增加,相移增加90度,使系统更不稳定.
左平面增益以+20db/dec增加,相移减少90度,对系统的稳定性有积极的补偿作用.
对前馈环路的零点的补偿一般是把右平面的零点转换为左平面的零点.

极点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于反馈吗?那极点对电路的影响又是什么?
产生振荡还是什么??
极点的产生就是由于引入电容与电阻的并联,产生极点的频率就是1/RC.
这个与反馈无关,虽然反馈可以产生极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极点都是反馈产生的.
极点对OP的增益是以-20db/dec减小,相移是增加90度.
环路是否震荡,直接原因是环路的相位裕度是否>0.大于则系统稳定,小于0则系统震荡
我也同意:
极点决定的是系统的自然响应频率,通常在电路中就是对地电容所看进去的R和对地电容C共同决定的。
零点是由于在输入输出间存在两条信号路径,两个信号路径强度相消即可,通常在电路中表现为反馈或前馈通路
极点是由于结点和地之间有寄生电容造成的,零点是由于输入和输出之间有寄生电容造成的,一般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零极点考虑多一点,主要是因为输入输出有较 大的电阻,造成了极点偏向原点
对于零点,个人认为零点的产生是与前馈有关,前馈路径与主信号通路的叠加以及相消产生了零点,当叠加时产生左半平面零点有助于稳定性,当相消时产生右半平面零点,这对系统的稳定性很不利,因此要抵消它
零点可以由两条环路产生,原理是两条环路的滞后不同时,就形成了相对的前馈
也可以由电阻串电容产生,
其实说到底都是相位超前的原因。
极点和环路没有关系,极点只是一个相位滞后,至于经常和环路被一起提到,是因为极点对环路的稳定性有决定性的影响
把电容电感都用阻抗表示,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写出系统(电路)的传输函数,极点在下面,零点在上面。其实只要知道传输函数,利用信号与系统学到的知识分析一下就清楚了。建议多看看信号与系统
说说我的理解:
一般地,零点可以增加增益,极点减少增益,而我们在反馈的时候,是希望在相位下降到180度之前,增益就已经降低到一,所以我们需要消除一个零点,以免发生震荡
我感觉是同一个 node 有较大的 R 同时又有较大的 C 的时候就会产生极点,R 或 C 越大极点就越低。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一个 node 的阻抗是由电阻和 C 的阻抗相加决定的(当然还有 L,但忽略不计), C 的阻抗频率越高就会越小,R 不随频率变化,这样一来,如果一个 node 有很大的 C,同样电流情况下,频率越高这个 node 的阻抗总和就越小,阻抗小了压降就会变小,这样就导致电压增益降低。
我不知道说得对不对,请各位赐教
个人的一点理解
极点决定的是系统的自然响应频率,通常在电路中就是对地电容所看进去的R和对地电容C共同决定的。
零点是由于在输入输出间存在两条信号路径,两个信号路径强度相消即可,通常在电路中表现为反馈或前馈通路。

零极点是由于电路中有电感和电容这类的储能元件,使得阻抗(或者增益)和频率相关,零极点发生在阻抗特性的转折点处

http://www.ic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84

### 零点极点的定义及其在技术领域的意义 #### 零点的定义 在一个线性时不变系统的传递函数 \( H(z) \) 中,零点是指使传递函数值变为零的复变量 \( z \) 的取值。换句话说,这些是使得分子多项式为零的点。零点的位置决定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中的谷值位置[^5]。 #### 极点的定义 与零点相反,极点是指那些让传递函数趋向于无穷大的 \( z \) 值。具体来说,它们是令分母多项式为零的点。极点对于决定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时间响应行为[^1]。 #### 技术领域内的作用 ##### 稳定性分析 - **稳定系统**:当所有的极点均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针对连续时间系统),或者是单位圆内部(针对离散时间系统)时,表明该系统是稳定的。这意味着即使外部激励停止后,系统的输出也会随时间衰减至零。 - **不稳定系统**:只要有一个或多于一个的极点落在右半平面上或单位圆之外,则认为系统是不稳定的。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持续输入,也可能观察到输出不断增长的现象。 - **临界稳定情况**:如果某个一阶极点正好处在虚轴上或者刚好位于单位圆边界处而未超出范围,则属于临界稳定情形。此时,系统要么维持恒定输出水平,要么表现出等幅震荡模式[^4]。 ##### 频率响应特征塑造 - **峰值效应**:接近单位圆附近的极点会使相应频率成分得到放大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对应着共振现象的发生地点。 - **陷波功能**:同样地,靠近单位圆边缘区域存在的零点则倾向于抑制特定频带的能量表现,从而实现所谓的“陷波”操作[^2]。 ##### 物理意义解释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零点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其背后机制。例如,在涉及反馈回路的设计过程中发现,较大的零点意味着过去状态在整个新输出构成当中占据较大比例关系,进而引起整体延时增加趋势;与此同时,随着更多数量级别的加入进来之后,整个架构将会累积更多的累计延迟效应[^5]。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 Example of plotting poles and zeros using Python's Matplotlib library. def plot_pz(num, den): b = num[::-1].astype(float) a = den[::-1].astype(float) r = max(abs(np.roots(a)), default=0)+1 theta = np.linspace(0, 2*np.pi, 100) fig, ax = plt.subplots() circle = plt.Circle((0, 0), radius=r, color='blue', fill=False) ax.add_artist(circle) ax.axhline(y=0, color='black') ax.axvline(x=0, color='black') pz = np.concatenate([np.roots(b)[None], -np.roots(a)[None]]) colors = ['red']*len(pz[0]) + ['green']*len(pz[1]) labels = ["Zero"] * len(pz[0]) + ["Pole"] * len(pz[1]) scat = ax.scatter(*pz.T.real.imag, c=colors, label=labels) handles, _ = scat.legend_elements(prop="colors", alpha=0.6) legend = ax.legend(handles, ["Zeros", "Poles"], loc="upper right") plt.show() plot_pz([1,-0.5],[1,.75,.125]) ``` 以上代码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可视化的任何给定LTI系统的零点极点配置状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