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中,组织管理者和项目管理者还会面临多项目的管理或组织级的项目管理、项目的量化管理等。
- 项目集管理、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级项目管理为组织当中的多项目管理和组织级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 量化项目管理为组织及项目管理的量化、数字化提供了指导。
- PMI、ITSS、CMMI和PRINCE2等为各类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提供了最佳实践,并提供了对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进行持续改进和评估的方法。
一、项目集管理
1、项目集管理标准
- 由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集管理标准》(第4版)为项目集管理的原则、实践和活动提供了指导。
- 该标准为项目集和项目集管理提供了公认的定义,为项目集管理绩效域、项目集生命周期以及重要的项目集管理原则、实践和活动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的概念。
- 该标准与项目管理协会(PMI)的核心基本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保持一致,并做出补充。这些标准和文件包括《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PMBOK指南)、《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组织级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和《PMI项目管理术语词典》
2、项目集管理标准
项目集发起人
和收益人是负责承诺将组织的资源应用于项目集,并致力于使项目集取得成功的人。项目集发起人角色往往由项目集指导委员会的高管担任项目集指导委员会
应使项目集得到适当治理,由该委员会负责定义和实施适当的治理实践。项目集经理
是由执行组织授权,组建并带领团队实现项目集目标的人员。项目集经理对项目集的管理、实施和绩效负责。其他影响项目集的干系人
是指能够影响项目集决策、活动、结果,或者受到影响的个人或组织。他们可能来自项目内部,也可能来自项目外部,如客户、用户、供应商等。
3、项目集管理绩效域
- 在项目集过程活动或职能中,分为5个项目集管理绩效域,如图所示。
- 项目集管理绩效域包括项目集战略一致性、项目集效益管理、项目集干系人参与、项目集治理和项目集生命周期管理。
二、项目组合管理
- 由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项目组合管理标准》(第4版)识别了被组织普遍认可且视为良好实践的项目组合管理原则和绩效管理域。
- 该标准中包括一个常用的、统一的术语表,适合在项目组合管理中使用,以便推广、探讨、运用以及持续改进项目组合的管理概念。
- 该标准与《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指南)、《项目集管理标准》 提供的知识体系相匹配。
三、项目组合管理角色和职责
项目组合经理
负责建立和实施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组合经理通常扮演许多重要角色,包括项目组合管理原则 、过程和实践的架构师、促成者和引导者,以及担当项目组合分析师的角色。
项目组合管理中的其他角色
包括:1、发起人。2、项目组合治理机构。3、项目组合项目集和项目管理办公室(PMO)。4、项目组合分析师。5、项目集经理。6、项目经理。7、变更控制委员会。
四、项目组合管理绩效域
项目组合管理绩效域代表了一系列良好实践,包括项目组合生命周期、项目组合战略管理、项目组合治理、项目组合产能与能力管理、项目组合干系人参与、项目组合价值管理和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五、组织级项目管理
1、组织级项目管理标准
- 由项目管理协会(PMI)出版的《组织级项目管理标准》取代了由PMI在2014年出版的《组织级项目管理实践指南》,并对内容进行了扩展。
- 该标准为组织在组织层级实施项目管理实践,为组织持续发展其能力和成熟度提供指导OPM3(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用来测量这些能力,确定需要改进的领域,并提高与项目管理实践有关的组织成熟度等级的工具。
2、业务价值与业务评估
- 业务价值的实现始于全面的战略规划和管理,组织战略通过愿景和使命来表达,包括市场、定位、竟争和其他环境因素。通过不断整合和优化项目组合,执行业务影响分析及开发强健的组织驱动因素,实现组织业务价值的达成。
- 业务评估是建立OPM框架的必要组件。组织管理层或发起人需要说明实施OPM解决的业务问题、OPM特征和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尽可能通过财务量化的方式确定收益,确定OPM实施成本和投资回报。
3、OPM框架要素
- 组织级项目管理框架描述了提供持续支持所需的要素。
- OPM框架的关键要素包括:OPM治理、OPM方法论、知识管理和人才管理
4、OPM成熟度模型
六、量化项目管理
1、量化管理理论及应用
- 泰勒总结出了
科学管理的五大原则
:1、工时定额化。2、分工合理化。3、程序标准化。4、薪酬差额化。5、管理职能化。 统计过程控制(SPC)
是指应用统计技术对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监控和评估,建立并保持工作过程处于可接受的并且稳定的水平,从而确保产品与服务符合规格要求的一种管理技术。六西格玛
是一种改善组织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强调“零缺陷”的预防控制和过程控制带动组织质量大幅提升,同时降低生产和交付成本的方法。CMMI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
2、组织级量化管理
- 组织开展量化管理工作的前提在于该组织已经定义了产品或项目管理的组织级标准过程各个产品或项目团队能够遵循组织统一的管理流程、规程和产出要求开展工作,组织收集的度量数据才具备统计意义,可供开展量化管理建设。
- 建立组织级的量化管理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
定义组织量化过程性能目标、识别关键过建立度量体系及数据收集、建立过程性能基线和建立过程性能模型。
3、项目级量化管理
1.项目过程性能目标定义
2.过程优化组合
3.过程性能监控
4.项目性能预测
七、项目管理实践模型
1、CMMI模型
- 4大能力域类别(行动、管理、使能、提高)
共包含了9个能力域
。CMMI模型将共196条实践
分组,形成20个实践域
,并将20个实践域分别归属干9个能力域。
- CMMI共划分了5个成熟度级别,分为1~5级。
第1级-初始级、第2级-管理级、第3级-定义级、第4级-量化管理级、第5级-优化级
。 - 组织基于CMMI的
改进工作
主要包括:1、定义改进目标。2、建立改进团队。3、开展差距分析。4、导入培训和过程定义。5、过程部署。6、CMMI评估。
2、PRINCE2模型
- PRINCE2 ( 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 ,.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是当今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项目管理万法之一,是一个基于经验的结构化项目管理方法。
- PRINCE2结构包括原则、主题、流程和项目环境。
3、PRINCE2 7个原则
1.持续业务验证
2.吸取经验教训
3.明确定义的角色和职责
4.按阶段管理
5.例外管理
6.关注产品
7.根据项目环境剪裁
4、PRINCE2 7个主题
1.商业论证
2.组织
3. 质量
4. 计划
5. 风险
6. 变更
7. 进展
4、PRINCE2 7个流程
1.项目准备流程
2.项目指导流程
3.项目启动流程
4.阶段控制流程
5.阶段边界管理
6.产品交付管理流程
7.项目收尾流程
八、本章练习
1、关于项目集管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A.项目集经理是承诺将组织的资源应用于项目集,并致力于使项目集取得成功的人。【应该是项目集发起人】
B.组件项目或项目集不能促进共同目标或互补目标的实现时,则使用项目组合管理的效果更好C.项目集管理绩效域包括项目集战略一致性、项目集效益管理、项目集干系人参与、项目集治理项目集生命周期管理
D.项目集效益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效益识别、效益分析和规划、效益交付、效益移交、效益维持
2、组织级项目管理(OPM)框架包括。D
A.OPM方法论、知识管理、人才管理
B.OPM方法论、流程管理、资源管理
C.OPM治理、OPM方法论、流程管理、资源管理
D.OPM治理、OPM方法论、知识管理、人才管理
3、关于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预防性方法,强调全员参与
B.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可以判定工作过程运行的状态是否稳定,也可以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C.统计过程控制方法认为任何组织或个人执行过程的能力都会有 一 定的波动性 ,这是 正常的
D.统计过程控制方法认为项目团队或人员的能力应该是恒定的,不应发生波动
4、关于六西格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五步循环改进法即DMAIC模式,包括:定义(Define)、度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控制(Control)
B.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数据统计分析的管理方法,强调用数据来客观体现管理流程的能力
C.六西格玛的代表特征是组织有了统一的管理流程、管理指标【并不是】
D.六西格玛的五步实施流程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各个管理流程实施改进时相互关联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