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形状分类与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的创新方法
1. 3D形状分类:基于通勤时间的方法
在3D形状处理领域,传统的图聚类和分类方法面临诸多挑战。过去10到15年里,尽管研究人员付出了大量努力,但这些问题仍未得到完美解决。其中,谱聚类方法是一种有前景的途径,不过早期的谱双分区(SB)方法存在局限性,它递归计算归一化割,却忽略了数据的全局结构。
近年来,图谱方法被应用于3D形状处理。例如,Mateus等人使用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函数进行3D点配准;Cuzzolin等人和Yamasaki等人进行了网格序列的分割,但这些方法各有不足。同时,谱方法也用于测量3D形状的相似度,如Rustamov提出使用拉普拉斯 - 贝尔特拉米算子的特征分解来构建等距不变表面表示,还有学者基于热扩散过程定义了各种形状签名。
为了实现更有效的3D形状分类,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通勤时间的3D形状描述符。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计算通勤时间 :
- 考虑加权图Γ = (V, E, Ω),其中V是节点集,E是边集,Ω是加权邻接矩阵。
- 定义加权度矩阵T = diag(du; u ∈ V),非归一化加权拉普拉斯矩阵L = T - Ω,归一化加权拉普拉斯矩阵L = T^(-1/2)LT^(-1/2)。
- 对归一化拉普拉斯矩阵进行谱分解L = ΦΛΦ^T,其中Λ是对角矩阵,Φ是特征向量矩阵。
- 通勤时间CT(u, v)可通过公式CT(u, v) = vol ∑(i = 2到|V|) (1/λi) * ((φi(u)/√du) - (φi(v)/√dv))^2计算,其中vol是图的体积。
- 通勤时间嵌入的坐标矩阵为Θ = √v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