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搜救与文本问答机器人技术解析
1. 废墟搜救机器人模糊控制器分析与设计
废墟搜救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时,其模糊控制器起着关键作用。模糊控制器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运动环境的颠簸程度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协调机器人运动速度与环境颠簸程度,提高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中半个机器人长度距离内自主运动决策所依据的有效数据量,减少自主运动决策误差,防止决策错误,并兼顾搜救工作效率。
-
输入输出变量
- 输入变量 :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是有效采样率。系统将机器人距离传感器测量数据的有效采样率作为表征颠簸环境颠簸程度的参数,测量数据的有效采样率越小,颠簸环境的颠簸程度越高。根据人类活动经验,颠簸环境的颠簸程度分为五类:无颠簸、轻度颠簸、中度颠簸、高度颠簸和极端颠簸,输入变量的模糊子集为 {BN, BS, BM, BH, BE}。
- 输出变量 :模糊控制器的控制目标是基于颠簸环境的颠簸程度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速度,以减少机器人决策错误的可能性。因此,输出变量是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基于人类活动经验,机器人的运动速度分为五类:慢速、低速、中速、高速和非常高速,输出变量的模糊子集为 {VS, VL, VM, VH, VE}。
| Variables | Fuzzy subsets |
|---|---|
| Ratio (if) | BE, BH, BM, BS, BN |
| V (then) | VS, VL, VM, VH, VE |
-
模糊控制规则
模糊控制器是单输入单输出控制器,模糊控制规则如下:模糊关系 R 从有效采样比例域 Ratio 到速度域 V 为:
[
\overline{R} = (\text{BE} \tilde{\times} \text{VS}) (\text{BH} \tilde{\times} \text{VL}) (\text{BM} \tilde{\times} \text{VM}) (\text{BS} \tilde{\times} \text{VH}) (\text{BN} \tilde{\times} \text{VE})
]
其中,(\tilde{\times}) 是模糊直积运算符。模糊控制矩阵为:
[
\overline{R} =
\begin{bmatrix}
1 & 0.5 & 0 & 0 & 0 \
0.5 & 0.5 & 0.5 & 0.5 & 0 \
0 & 0.5 & 1 & 0.5 & 0 \
0 & 0.5 & 0.5 & 0.5 & 0.5 \
0 & 0 & 0 & 0.5 & 1
\end{bmatrix}
]
机器人的输出变量可通过以下关系获得:
[
\overline{V} = \overline{R} \circ \text{Ratio}
]
其中,(\circ) 是模糊集合成运算符。
2. 废墟搜救机器人仿真研究
为验证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使用 MATLAB 进行了仿真研究。
-
仿真条件
- 机器人在不同大小障碍物环境中运动时,倾斜角度变化不同,主要导致机器人颠簸的障碍物是类矩形障碍物。
- 仿真实验的必要条件包括:
- 机器人倾斜角度随机器人在世界坐标系中与起点的水平距离变化而变化,且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时倾斜角度不同。
- 机器人倾斜角度必须包含实际颠簸环境中机器人倾斜角度变化的全值范围。
- 仿真条件必须包括不同程度的颠簸,以及机器人从低颠簸到高颠簸和从高颠簸到低颠簸的运动阶段。
- 本文使用机器人通过多个类矩形障碍物的仿真来获得机器人在颠簸环境中的倾斜角度。仿真中,8 个不同大小的矩形障碍物高度分别为 6、3、4、12、5、5、12、2 cm,宽度为 6 cm,相邻障碍物间距为 45 cm。
graph LR
A[开始] --> B[机器人与障碍物接触]
B --> C[机器人运动]
C --> D{是否通过所有障碍物}
D -- 否 --> C
D -- 是 --> E[结束]
-
仿真结果与分析
- 从仿真结果图中可以看出,在环境颠簸大的区域,机器人倾斜角度大,有效采样率小,机器人降低运动速度;在环境颠簸小的区域,机器人倾斜角度小,有效采样率大,机器人提高运动速度,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 对比机器人在速度协调控制运动条件和恒速运动条件下通过相同距离时的有效距离采样数据数量,速度协调控制条件下的有效采样数量至少为 1。这表明协调运动速度与环境颠簸程度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机器人在颠簸环境中的决策错误问题,同时提高机器人搜救工作的效率。
3. 文本问答机器人概述
文本问答机器人是一种智能人机交互系统,用户可以用自然语言提问,机器人从大量信息中找到准确答案。
-
概念与特点
-
概念
:文本问答机器人允许用户用自然语言提问并直接获得答案。例如,用户问“中国科学院在哪里?”,机器人回答“中国科学院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 52 号”。
-
特点
:
- 问答门户是自然语言形式的疑问句。
- 问答结果是与问题直接相关的句子或段落。
与传统搜索引擎相比,文本问答机器人具有明显优势:
- 以更符合人类交互习惯的自然语言提问。
- 语句比关键词包含更完整的信息,能更准确地表达用户意图。
- 提供准确简洁的答案,信息检索效率更高。
- 简单的答案格式使其更适合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人机交互设备应用。
-
发展历程
- 早期在人工智能研究初期,人们就提出让计算机用自然语言回答问题,但直到 80 年代,问答系统仅限于特殊领域的专家系统。
-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传统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引擎难以满足用户在移动互联网设备和物联网人机交互设备上的信息检索需求,推动了文本问答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
- 国外主要的问答机器人系统有 MIT 开发的 START 系统、密歇根大学开发的 AnswerBus 系统、微软的 AskMSR 系统和日本的 NTCIR 系统。国内文本问答机器人系统研究起步较晚,70 年代后才开始基于中文研究中文文本问答机器人系统,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了中国第一个基于中文的人机对话系统。
| 国外系统 | 开发机构 |
|---|---|
| START 系统 | MIT |
| AnswerBus 系统 | 密歇根大学 |
| AskMSR 系统 | 微软 |
| NTCIR 系统 | 日本 |
graph LR
A[早期研究] --> B[80年代受限发展]
B --> C[近年快速发展]
C --> D[国外系统涌现]
C --> E[国内起步研究]
废墟搜救与文本问答机器人技术解析
4. 文本问答机器人优势分析
文本问答机器人在信息检索领域展现出了诸多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现代人机交互中具有重要地位。
-
交互方式自然
:用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进行提问,这种方式与人类日常交流习惯高度契合。相比传统搜索引擎依赖关键词搜索,自然语言提问更加灵活、直接,能让用户更轻松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用户可以直接问“如何制作巧克力蛋糕”,而不需要费力地去拆解关键词。
-
信息表达完整
:语句相比于单个关键词,能够包含更丰富、更完整的信息。它可以更准确地传达用户的意图,减少因关键词理解偏差而导致的搜索结果不准确问题。比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有什么影响”这样的问题,包含了明确的主题、范围和提问方向。
-
答案精准简洁
:文本问答机器人直接给出与问题相关的准确答案,避免了用户在大量搜索结果中筛选信息的麻烦。答案通常简洁明了,能够快速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例如,当用户询问“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多少”,机器人会直接给出准确的高度数据。
-
应用场景广泛
:其简单的答案格式使其非常适合移动互联网应用和物联网人机交互设备。在移动设备上,用户可以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在物联网设备中,也能实现高效的人机交互,如智能音箱根据用户语音提问提供答案。
| 优势 | 描述 |
|---|---|
| 交互方式自然 | 符合人类日常交流习惯,提问更灵活直接 |
| 信息表达完整 | 语句包含丰富信息,准确传达用户意图 |
| 答案精准简洁 | 直接给出准确答案,提高检索效率 |
| 应用场景广泛 | 适合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人机交互设备 |
graph LR
A[自然语言提问] --> B[信息表达完整]
B --> C[答案精准简洁]
C --> D[应用场景广泛]
5. 文本问答机器人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
尽管文本问答机器人具有显著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未来趋势。
-
技术挑战
-
语义理解困难
:自然语言具有多样性和歧义性,机器人准确理解用户问题的语义并非易事。例如,“银行”既可以指金融机构,也可以指河边,机器人需要根据上下文准确判断其含义。
-
知识更新滞后
:信息不断更新变化,机器人需要及时获取和更新知识库,以保证提供的答案准确有效。如果知识库更新不及时,可能会给出过时的信息。
-
多语言支持不足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用户使用多种语言进行提问,而目前很多文本问答机器人在多语言支持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不同语言用户的需求。
-
未来趋势
-
智能化程度提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文本问答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问题,提供更智能的答案。
-
与其他技术融合
: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融合,实现更丰富的交互方式。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提问,机器人结合图像识别技术提供更直观的答案。
-
个性化服务增强
:根据用户的历史提问和偏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答案和推荐,提高用户体验。
| 挑战与趋势 | 具体内容 |
|---|---|
| 技术挑战 | 语义理解困难、知识更新滞后、多语言支持不足 |
| 未来趋势 | 智能化程度提升、与其他技术融合、个性化服务增强 |
graph LR
A[技术挑战] --> B[语义理解困难]
A --> C[知识更新滞后]
A --> D[多语言支持不足]
E[未来趋势] --> F[智能化程度提升]
E --> G[与其他技术融合]
E --> H[个性化服务增强]
6. 总结
废墟搜救机器人通过模糊控制器和仿真研究,实现了运动速度与环境颠簸程度的协调,有效解决了在颠簸环境中的决策错误问题,提高了搜救工作效率。而文本问答机器人作为智能人机交互系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信息检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但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两种机器人技术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
超级会员免费看
2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