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隐藏技术:基于可见性阈值与启发式方法
1. 基于可见性阈值的隐藏方法
1.1 感知区域的定义
为了使水印适应宿主信号,可建立一个准则来确定宿主数据所能承受的最大修改量。这个准则可以在资产域(独立于嵌入特征)或者直接在嵌入特征域中定义。理想情况下,应在宿主数据集周围定义一个不可感知区域 (T_{ip}(A)),水印造成的任何使宿主数据超出该区域的修改都是可感知的,而较小的修改则不可感知。需要强调的是,不可感知区域不一定要在嵌入操作的同一域中定义,可以使用优化技术在嵌入域中调整水印信号的强度,以满足在定义该约束的域中的不可感知性约束。
1.2 最简单的不可感知区域
最简单的不可感知区域是按分量定义的,即对于特征向量的每个分量给出一个最大可能的修改量:
[T_{l}(f, i) < f_{w,i} - f_{i} < T_{u}(f, i) ]
其中 (T_{l}(f, i)) 和 (T_{u}(f, i)) 分别是特征 (f_{i}) 可感知的下限和上限最大偏差。这两个值实际上是一些感知阈值,通常取决于整个特征集值 (f) 和特征索引 (i),一般情况下它们是相等的。得到的感知区域 (R_{p}(A)) 在特征空间中是一个超立方体。
1.3 视频水印系统的示例
对于在混合块 DCT 域中工作的视频水印系统,可以使用 MPEG - 2 标准为 INTRA 编码块定义的默认量化矩阵。这些矩阵是通过考虑人类视觉系统(HVS)的对比敏感度函数(CSF)得出的,即仅考虑频率对眼睛对干扰刺激敏感度的影响。量化步骤通常由一个因子(根据所需的压缩级别选择,且可能因块而异)进行缩放,这些量化步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