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派艺术与科技融合:计算机与复印机的艺术探索
在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可能,先锋派艺术更是如此。本文将聚焦计算机艺术与复印机艺术这两个领域,探讨艺术家如何借助新技术突破艺术边界。
计算机艺术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计算机艺术领域,艺术家与程序员的合作催生了许多有意义的项目。以Sture Johannesson和Sten Kallin的合作为例,他们共同开展了两个重要项目:Intra – Secus和Exploring Picture Space (EPICS)。
- Intra – Secus项目(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
- 技术平台 :该项目在IBM 1130和Calcomp鼓式绘图仪上进行,这些设备是Kallin一直在实验使用的。
- 作品特点 :通过计算机生成由数学线条和曲线组成的图像,线条的锯齿状让图像更生动。利用逐渐减小的振幅,使观众的眼睛产生莫尔效应。大部分图像是非具象的,但也有像描绘符号部分(§)的“Computer Paragraph”这样的具象例子。
- 国际影响 :1973年,Intra – Secus的计算机图形在萨格勒布当代艺术画廊的“Computer Visual Research”部分展出,这是先锋派运动“New Tendencies”组织的活动。
下面是该项目的简单流程图: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