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与配置指南
1. 交叉开发环境概述
对于刚接触嵌入式开发的开发者来说,原生开发环境和交叉开发环境的概念及差异常常令人困惑。在实际开发中,可能会存在三个编译器以及三个(或更多)版本的标准头文件,如 stdlib.h 。若缺乏合适的工具和基于主机的实用程序,在目标嵌入式系统上调试应用程序会十分困难。因此,必须对主机系统和目标系统的文件与实用程序进行管理和区分。
这里所说的“主机”,指的是运行着你喜爱的 Linux 桌面发行版的开发工作站;而“目标”则是指嵌入式硬件平台。原生开发是指在主机系统上为该主机系统编译和构建应用程序;交叉开发则是在主机系统上编译和构建将在嵌入式系统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典型的交叉开发环境布局中,主机 PC 通过一个或多个物理连接与目标板相连。若目标板同时具备串行和以太网端口,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常见场景下,开发者会在主机上使用串行终端连接到 RS - 232 串行端口,可能还会通过 Telnet 终端会话连接到目标板,并使用以太网进行调试会话。这种交叉开发设置具有很高的灵活性,主机系统提供运行编译器、调试器、编辑器和其他实用程序所需的资源,而目标系统仅执行专为其设计的应用程序。
2. “Hello World” 嵌入式示例
一个配置良好的交叉开发系统能为普通应用开发者隐藏大量复杂性。以简单的 “hello world” 程序为例,当编译这个程序时,工具链(编译器、链接器及相关实用程序)会依据一系列规则来构建合适的二进制文件。
以下是简单的 “hello world” 程序代码: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7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